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无论是经典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 , 还是耳熟能详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 抑或是“人声器乐化”的合唱作品《冬不拉之舞》 , 今(11月6日)晚 , 成都爱乐合唱团在创始人、青年合唱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合唱教研室副主任朱曦的指挥下 , 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为成都市民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 这场《合唱思维——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 , 不仅是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的一场高水准音乐会 , 当中不少作品都是在成都首次演出 , 其中《冬不拉之舞》更是世界首演 。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11月6日晚 , 城市音乐厅·音乐厅灯火通明的舞台上 , 朱曦在半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 宣布这场精心筹备的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 。 他的双手在空中挥舞 , 如同打开一道音乐的闸门 , 欢乐、雄壮、宏大、壮烈……丰富的情感如洪流般席卷观众 。 而合唱团的团员们也跟随着朱曦的指挥 , 为成都市民带来了《半个月亮爬上来》《八骏赞》《海韵》《沂蒙山歌》《赶牲灵》《吉祥阳光》等优秀的中国合唱作品 。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在当晚的音乐会上 , 有不少作品是成都首演 。 其中《冬不拉之舞》 , 更是世界首演 。 这首作品以新疆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冬不拉”为模拟对象 , 具有哈萨克族音乐特征的动机乐汇以自由赋格的形式贯穿全曲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冬不拉之舞》的音乐语言活泼而内敛 , 成都爱乐合唱团的演唱 , 无论是音色变化 , 还是声音控制 , 甚至是呼吸技巧 , 都完成得非常完美 , 赢得了全场的不断掌声 。
与此同时 , 在成都首次演出的合唱作品《玛尼歌》《心动》《不了情》《再别康桥》《玄》等曲目 , 也都展现了风格的多样性和音色结构的多维性 。 尤其是根据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创作的同名合唱作品 , 音乐语言轻盈柔和 , 声部线条交织 , 在流动的音乐线条中 , 构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纠缠往复的浓郁意境 。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童声合唱不仅仅是小孩子们的歌唱 , 更是纯洁的象征 。 在音乐会上 , 成都爱乐合唱团附属童声合唱团的小朋友们 , 也为观众带来了《飞来的花瓣》《木偶的梦》《铃兰》《大熊星座的传说》等曲目 。
“但凡音乐氛围比较浓厚的城市 , 都有一个高规格的合唱团 , 像柏林爱乐合唱团 , 维也纳爱乐合唱团 , 他们能够引领审美 。 我希望我们可以慢慢唱我们中国的文化 , 把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 也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贡献微薄之力 。 ”朱曦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道 。 至于成都爱乐合唱团的未来 , 他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合唱团 。 “文化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 我们也需要打造百年文化品牌 , 希望我们能成为‘国际音乐之都’里面的一支百年合唱团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任宏伟 图据主办方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本文插图

【社会|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 多个合唱作品成都首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