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勤劳脱贫

|修鞋匠勤劳脱贫
文章图片

□韩静 臧佳佳
中午11点半 , 修鞋匠郑学民撂下手中的活计 , 在蒙蒙细雨中匆匆往家赶 。 此时 , 家里85岁的老母亲正等着他回家做午饭呢 。 “我一般都是早上七点出摊 , 怕老母亲中午饭吃不好 , 就赶回去给她做好 , 再回摊上干活儿 。 ”
年过六旬的郑学民 , 是临颍县三家店镇邢庄村的贫困户 。 他两岁时 , 因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 , 双腿肌肉萎缩 , 最终导致他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 。
由于双腿不能正常行走 , 郑学民20岁那年 , 母亲用架子车拉着他到西华县拜师学起了修鞋缝补手艺 。 脑子活又肯吃苦的他 ,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 , 不仅熟练掌握了缝补手艺 , 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寄托和希望 。 修鞋 , 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和依赖 , 一干就是40多年 。
无论刮风下雨 , 郑学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出现在镇里的街道边 , 挥动钉锤 , 踩动机器 , 给人补鞋钉掌 。 除此之外 , 他的三轮车上还拉着剪子、拉链、纽扣、菜刀等杂货 。 郑学民说 , 之前的他日子过得比较困难 , 因为有了扶贫政策的保驾护航 , 政府又为他办理了低保、残补等 , “我和母亲的生活有了起色!”
“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 , 但大家的节俭精神还都在 。 我一天修鞋能挣个三四十块钱 , 搭配着卖杂货可以挣个六七十块 。 虽然我干活苦点儿累点儿 , 但我知道人要靠双手劳动 , 自力更生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 ”
修鞋的工艺不复杂 , 但长年累月的高强度手工劳作 , 让郑学民的手上磨出了很多老茧 。 “民哥干活很仔细 , 价格还便宜 , 修补过的鞋也特别结实 。 ”一位顾客说 , 因为郑学民修鞋的手艺好、质量有保证 , 她家里人的鞋子坏了 , 只要能修 , 她都会拿来让郑学民给修修 。
在郑学民看来 , 修鞋也要凭良心 。 “人必须实实在在才能生存 。 修鞋这活儿虽然不起眼 , 但要想干长久 , 一定要保证质量 , 有了质量保证 , 才能有熟客和回头客 。 ”
生性乐观、善良的郑学民不单自己修鞋 , 还热心帮助他人一起脱贫 。 附近有个残疾村民 , 2016年被列为贫困户后 , 郑学民主动找到他 , 并收他为徒传授修鞋技艺 。 师徒俩的摊位相距20多米 , 但两人在生意上彼此谦让、互相帮衬 。 几年来 , 师徒二人修鞋坚持不涨价 , 还积极为其他贫困户提供免费修鞋服务 。 如今 , 两人都通过自己的劳动成了“脱贫光荣户” 。
“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 , 让我们过好日子 , 但我们也不能事事都依赖国家 。 虽然我们身有残疾 , 但有双手 , 更有国家的扶贫兜底政策 ,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 也越来越有希望 。 ”郑学民说 , 他和徒弟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挺好的 , 尤其是能够用自己的手艺为附近群众提供方便 , 他们感到非常开心 。
【|修鞋匠勤劳脱贫】每每说起自己的儿子 , 郑学民的母亲也很是骄傲 , “我们脱了贫 , 他又有手艺能够养活自己 , 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