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清朝开国文臣之首,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的范文程是何人物
_原题是:清朝开国文臣之首,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的范文程是何人物
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 , 入清后 , 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皇帝 , 为清朝开国文臣之首 , 是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 。
文章图片
范文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 《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他:“文程少好读书 , 颖敏沉毅 , 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学生员 。 ”生员 , 也叫诸生 , 民间俗称秀才 , 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处于最底层 , 要想登科举第 , 还要经过府试、乡试、殿试的层层考试 。 可见 , 范文程作为读书人 , 其身份地位都是不入流的 , 范文程有远志 ,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 , 他的抱负不仅难以施展 , 连求取功名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
出身名门之后 , 却执意投清
范文程是辽东沈阳人 , 当时的辽东因为后金的崛起一直战事不断 。 在这种时局动荡的情况下 , 范氏兄弟的求取功名之路显得无比的艰难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 后金八旗军攻下辽东重镇抚顺 , 范文程与其兄范文采主动求见努尔哈赤 , 投降了后金 。 而且是第一次见面即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视 , 根据《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天命三年 , 太祖既下抚顺 , 文寀、文程共谒太祖 。 太祖伟文程 , 与语 , 器之 , 知为鏓曾孙 , 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 , 善遇之!”
文章图片
这段话出现了范文程的两位先人 , 一位是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 , 正德年间进士 , 嘉靖时官至兵部尚书 , 以伉直忤严嵩离任 , 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直臣 。 另外一个人 , 就是范文程的十七世祖 , 大名鼎鼎的北宋名相范仲淹 , 所以努尔哈赤才会对诸贝勒说:“此名臣后也 , 善遇之 。 ”
这两个牛逼的范氏先人应该是范文程主动告诉努尔哈赤的 , 这么强大的祖上背景 , 自然是让努尔哈赤非常重视 。 努尔哈赤志在进取中原取代明朝 , 所以急需笼络汉族文士为己所用 , 范文程的到来 , 加上他那天下谁人不知的先祖 , 确实让努尔哈赤开始重视起这个才21岁的年轻人 。
范文程有真才实学 , 并非徒有虚名
范文程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皇帝 , 是清朝的开国元勋 , 肱骨重臣 , 被誉为是清初文臣之首 。 范文程的政治才能 , 丝毫不亚于他的先祖北宋名相范仲淹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对范文程有“知遇之恩” , 皇太极则直接对他“宠信有加” 。 崇德元年(1636年) , 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 , 皇太极每议军国大事必听取他的意见 , 宣谕各国的敕书 , 都出自他的手 。 一个满人皇帝对一个来归顺的汉人读书人如此器重信任 , 范文程自然是感恩图报 , 殚心竭力 , 操劳国事不敢懈怠 。 太宗时期 , 范文程极受倚重 ,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如孔有德、耿仲明投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 , 他都参与决策 。
太宗去世后 , 八岁的福临即位 , 为清世祖 , 睿亲王多尔衮总摄朝政 。 范文程率先上书摄政王 , 奏请出兵伐明 , 夺取天下 。 范文程是文官之首 , 他的建议 , 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 , 对促使清军出发 , 起了巨大的作用 。 在李自成入主北京 , 吴三桂来降等大事上 , 范文程都积极献言进策 , 为清军入主中原 , 定鼎天下立下了殊功 。
顺治元年(1644年) , 清军进据北京 。 范文程又不辞劳苦 , 面对百务废弛、社会混乱 , 人心波动的紧张局势 , 依然是昼夜操劳 , 往来奔波 , 佐理朝政 。 清朝入关后 , 由于异族的身份 , 民族矛盾非常激烈 , 范文程从汉人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 禁抓根本原因 , 为革除明季弊政 , 与民谋利 , 争取人心 , 开国定制而艰苦奋斗 。 在他的努力下 , 局势得到稳定 , 清朝的统治也趋于稳固 , 民族矛盾也没以前那么激烈了 。
推荐阅读
- 人物故事|清朝第一女科学家:她只活了29岁,冲破禁忌无数,在国外爆火200年
- 历史|开国上将看上一个姑娘,女方家长却不同意:此人岁数太大了
-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原因太出人意料!
- 愚者互踩,智者互抬(深度好文)
- 人啊,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看完此文我醒悟了
-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一语点破
- 刘国文:抓住青春的尾巴
- 人的命,天注定
- 听是为了说
- 为啥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