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他,资历不输给元帅,战功不次于大将,为何最后成为上将?


萧克|他,资历不输给元帅,战功不次于大将,为何最后成为上将?
文章图片
萧克|他,资历不输给元帅,战功不次于大将,为何最后成为上将?
文章图片
他 , 资历不输给元帅 , 战功不次于大将 , 为何最后成为上将?
他——文韬武略 , “一副极标准的军人仪表 , 很好的文化修养 , 有渊博的知识” , 被美国记者称为“军人学者” 。
他——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加入叶挺“铁军”参加北伐 , 后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暴动;红军时期率红六军团西征 , 为长征担当开路先锋;与贺老总红二军团会师后并肩作战 , 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长征中担任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中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 , 兵围日寇占领下的北平;解放战争中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 , 后被邀请作为四野第一参谋长 。
建国后曾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等职 , 为国防现代化建树颇丰 。
他资历非凡 , 战功赫赫 , 虽位居上将之首 , 但许多人为之鸣不平 , 认为他至少功至大将 。
他就是开国上将萧克 。
萧克是开国上将的头一名 , 但是你翻看他的履历 , 会发现一点都不简单:
从后来评出的十位大将看 , 有4位是从井冈山下来的 。
在井冈山 , 萧克历任连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 , 参加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红军时期 , 他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 , 他也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 , 八路军三个师的师长都评上了元帅 , 副师长也是元帅;
但肖克没有评为元帅 , 也没有成为大将 , 从已评出的十大将的资历看 , 很少有人能和他比肩 。
有人说 , 萧克在人际关系上受了不少委屈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他是一个军事奇才 , 又是一位儒将 , 心怀坦荡 , 直率认真 。
萧克组织观念非常强 , 一直被熟知他的人传为美谈 。
由于需要 , 他曾多次被调动工作 , 从无怨言 。
1936年9月 , 红军总司令朱老总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三十一军军长 , 攻打胡宗南部 。
10月20日 , 红军长征结束4天后 , 萧克正式赴任 。
有人背后议论“这个萧克不动脑筋 , 他们六军团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 , 他放着副总指挥不当 , 去当军长” 。
萧克对此毫不理睬 。
至此 , 萧克成为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四方面军都工作过的高级将领 。
抗日战争开始后 , 萧克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 , 在八路军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中 , 他依然是最年轻的 。
后来 , 他又调任挺进军司令 , 实际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 , 可他照样欣然接受 , 干得有滋有味 。
虽然事业上平淡无奇 , 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突立“奇峰” , 这是人们想像不到的 。
《浴血罗霄》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后不久 , 就荣获茅盾文学奖 。 据肖克自己写的《后记》介绍 , 《浴血罗宵》这部长篇小说创作灵感的冲动是1937年5月 。
当时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 , 提出准备抗战 。 会后 , 肖克返回驻扎在甘肃镇原的红三十一军军部 。
路上 , 肖克孜眼满目苍凉的黄土高原 , 想起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 以及他自己曲折坷坎、布满血与火的战争经历 , 创作长篇小说的念头竟象冲破层层土壤的春笋涌岀了脑海 。 于是 , 他在紧张的战斗间隙动了笔 。
创作长篇小说本来是一件艰苦的事 , 何况萧克处身在那样艰难的岁月 , 白天没有时间动笔 , 就利用夜深人静后的宝贵时间创作 , 连躲敌军飞机轰炸的时间也不放过 。
就这样 , 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 , 《浴血罗宵》这部长篇小说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成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