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

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
文章图片

朱元璋麾下战功最高的人当数徐达、常遇春 。
这两人都是帅才 ,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 , 乃至冲锋陷阵 , 都是世间一流 。
但单以个人武力论 , 可能都比不上郭英 。
【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明施显卿的《古典旧文?奇闻类记》中有一条关于郭英的记载:"武定侯郭公兴 , 临淮人 , 沉毅多智 , 身长七尺 , 膂力过人 。 国初从征 , 渡江取金陵 , 以谨重见信任 。 常从征伪汉陈友谅 , 其将有陈同佥者 , 骁捷善槊 , 驰入中军帐下 。 上递呼曰:'郭四为我杀贼 。 '公持枪跃马奋臂一呼 , 贼应手陨坠 。 上解所御赤战袍衣之曰:'唐之尉迟敬德不汝过也 。 '"
郭英排行第四 , 军中咸以"郭四"呼之 。
汉军陈同佥单槊踹营 , 直闯朱元璋的中军帐 。
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
文章图片

危难之际 , 朱元璋的第一反应就是急呼"郭四"之名索救 , 情形仿如唐太宗李世民攻洛阳遇上了单槊踹营的单雄信 。
郭英持枪跃马 , 应声而至 , 一枪将陈同佥刺落马下 , 威风凛凛 , 即如当年救主的尉迟敬德 。
朱元璋脱险后 , 惊魂未定 , 解下自己的战袍相赐 , 口中连说:"唐之尉迟敬德不汝过也 。 "
郭英跃马挺枪刺陈同佥事 , 也被录入了《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书 。
郭英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 与兄长郭兴于至正十三年(
1353
年)从朱元璋起兵 。 因武艺高强 , 朱元璋将其选为宿卫亲将 , 不离左右 。
也正是如此 , 每当朱元璋遭遇险情 , 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郭英 。
郭英跟随朱元璋攻滁州、和州、采石、太平等地 , 只充当一个保镖的角色 , 并没有太多表现机会 。 真正扬名军中、大放异彩 , 是从大战鄱阳湖开始 。
鄱阳湖大战 , 是朱元璋事业的最大转折点 。
朱元璋争霸天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 。
当时 , 他的兵力远小于陈友谅 。
为了打赢这一仗 , 他动用上了所有可以动用的力量 , 包括他自己 , 也亲临一线参与指挥作战 。
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
文章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 , 郭英投入了对敌的搏杀中 。
《三世家典》载:"上亲征伪汉陈友谅 , 大战鄱阳湖 , 相持连昼夜 。 英时疮未瘳 , 力疾乘海船鏖战 , 败贼于泾江口 。 "即郭英身负重伤 , 但并不退却 , 支撑着 , 乘海船鏖战 , 终于在泾江口与诸将一起大败陈友谅 。
郭英是怎么大败陈友谅的呢?
《明史?陈友谅传》载:"久之乏食 , 突围出湖口 。 诸将自上流邀击之 , 大战泾江口 。 汉军且斗且走 , 日暮犹不解 。 友谅从舟中引首出 , 有所指捴 , 骤中流矢 , 贯晴及颅死 。 "
《明史》为清朝人编著 , 只说陈友谅在泾江口中流矢而死 , 鄱阳湖大战由此降下帷幕 。
朱元璋|明初开国功臣中武力最高, 死于朱元璋后, 运气超好, 堪比郭子仪
文章图片

但明朝人郎瑛在其《七修类稿》中写得非常具体:"元末僭窃虽多 , 独陈友谅兵力强大 , 与我师鄱阳湖之战 , 相持昼夜 , 势不两存矣 。 时 , 郭英、子兴兄弟侍上侧 , 进火攻之策 。 友谅势迫 , 启窗视师 。 英望见异常 , 开弓射之 , 箭贯其睛及颅而死 。 至今人知友谅死于流矢 , 不知郭所发也 。 "即所谓"流矢" , 其实是郭英发矢中的而为 。
郭英箭射陈友谅事 , 《功臣录》也有记载 , 但只是含糊其词地说是"有言英之箭者" 。 而《传信录》却误记为郭英之兄郭兴所射 , 说当时朱元璋大赞:"郭二兄弟一箭 , 胜十万师 , 功何可当是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