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给贫困村送去“阳光产业”——对青海光伏扶贫项目的调研( 二 )


据青海省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宏成介绍,所谓“牧光互补”,就是用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代替光秃秃的沙石地面,并结合当地土壤、水质,在光伏板下种植高原生态作物 。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下渗的水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保障,羊群还变成了这里的除草“义工” 。
实际上,青海省全年日照时间达2500至3650小时,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地形地貌差异很大:东部干旱山区山大沟深,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十分有限;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脆弱,居住分散,不宜接入大容量光伏电站 。而青海南部和西部地势平缓,荒漠化土地多,接入送出更便利 。为了让“阳光金矿”惠及更多贫困人口,青海省创造性地发展“飞地模式”,开展跨区域扶贫——将东部以及果洛、玉树等地的光伏电站建在海南、海西,为光伏扶贫开辟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
巩固了脱贫成果,增强了发展后劲
光伏扶贫是青海省到目前为止一次性投入最大、覆盖面最广、收益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惠民工程 。调研组发现,光伏扶贫对青海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后劲、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截至2020年8月底,青海省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21.4亿千瓦时,总收益16.05亿元,村均获益40万元以上,最高的超过100万元,整体效益超过预期 。按照现行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20年享受财政补贴、确保收益稳定”的政策,光伏扶贫累计收益可达到100亿元以上 。扶贫效益越来越稳定可靠 。
通过光伏扶贫,全省1622个贫困村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收入可用于基础设施维修维护、农牧民教育培训、临时救助等,有效解决了贫困村“有心作为、无钱办事”的难题,助推贫困村脱贫致富 。
光伏扶贫收益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分配,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治安巡逻、纠纷调解、风险排查、移风易俗监督等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 。
与此同时,光伏电站选址有效利用戈壁荒漠、黑土滩和荒山荒坡,全部采取高支架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在节约后期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综合利用土地叠加效应 。光伏方阵区内生态得到快速修复,光伏电站也成为优质牧场 。
如何让光伏扶贫政策在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调研中,各方都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在发电设施运维提效、精准分配发电收益、进一步发挥村集体作用和激发村民积极性等方面加强指导,做出更积极的政策探索、更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及开展更加高效的治理协同,让“阳光金矿”成色更足 。
史科路 张一翔 雷 庭 曲哲涵
【光伏|给贫困村送去“阳光产业”——对青海光伏扶贫项目的调研】【编辑:田博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