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跃迁背后的残酷真相,没有人告诉你

从草根到中产 , 从中产到精英 , 如何实现阶级跃迁?花费大量时间 , 结识人脉 , 维系社会关系吗?开智阳志平老师告诉你 , 这是多数年轻人曾经选择过的「阳关大道」 , 积攒的是社会资本 , 但在年轻时积累社会资本的发展路径 , 会存在极大的局限 。 所以 , 你还可以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林荫小路」:积累文化资本 。 那么 , 什么是社会资本?什么是文化资本?如何积攒这些资本?阅读下文 , 阳老师为你详解 。 文章摘自阳老师个人文集《人生模式》第十九章 。作者丨阳志平1寒山苍翠 , 秋水潺潺 。 如果将人生比喻成河流 , 同样的源头 , 不同的结果 。 因此 , 仕女爱姻缘 , 士子求前程 。如果以终为始 , 站在四十八岁看三十六岁 , 站在三十六岁看二十四岁 , 我们发现 , 不同的生活方式区分了不同的人 。假设两种极端 , 你拿青春赌明天 , 赌上你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的十二年时间 。 一种极端是过去十二年 , 你只积攒人脉 , 在过往人生中 , 花费大量时间 , 结识人脉 , 维系社交关系 。另一种极端是过去十二年 , 你只闭关读书 , 远离人群 , 埋头苦修 。 在过往人生中 , 你读了一千本好书 , 写了一千本书的笔记 。哪条人生路径容易大概率胜出?前者是多数年轻人曾经选择过的「阳关大道」 , 后者则是少数人走过的「林荫小路」 。康德、梭罗等无不是选择了后者的路径 。 即使到了如今 , 也有少数人选择后者 , 典型如神话学大师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木屋里 , 用五年时间去看自己喜欢的书 。熙熙攘攘的大道 , 拥挤得你推我让 。 无人问津的小路 , 反而是通往心灵自由的捷径 。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者积攒的是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 什么是社会资本?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林南在《社会资本》一书中的定义 , 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 。那些处在两个人际网络之间的人 , 就比只处在一个人际网络之中的同伴 , 社会资本更大;同样 , 在单一人际网络中 , 那些更受人喜欢、影响力更强的人 , 其社会资本更胜于那些沉默寡言、孤僻独处的人 。假设我要从候选人 A 与候选人 B 之间选拔公司高管 , 那么如何评估谁的社会资本更高呢?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度量社会网络的方法:看候选人在四大网络——建议网、友谊网、信任网、外界网——当中的位置 。建议网是指这个高管 , 企业内有多少人愿意寻求他的建议;友谊网是指多少人把他看作朋友 , 愿意邀请他参加生日晚会;信任网是指企业内部有多少人信任他;外界网则是在产业上下游 , 有多少信息节点离不开他 。在高管评定中 , 我们往往可以采取董事会网络等类似外界网指标 , 比如 , 候选高管与担任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董事会、股东的关系 。社会资本不仅影响人的职业生涯 , 同样影响国家 。日裔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撰写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 , 把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在分析东西方各国文化传统和信任度的差别后指出 , 在中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培养信任很难 , 需要很长时间 。阶级跃迁背后的残酷真相,没有人告诉你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99 年 , 年轻的杨青刚刚博士毕业 , 正在硅谷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 , 他读了此书 , 思考道:如果能在有志于在生物医药工业领域发展的华人同行间 , 建立一个会员制的社区 ,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开始互相帮助 , 培养彼此的信任度 。那么多年之后等会员们职业持续发展 , 需要在生意上做更大的决定时 , 他们就可以借助于在这个会员制社区所积累的人脉和彼此直接或间接的信任 , 拥有更多的资源 。 如果会员之间合作 , 也可以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 。这一思考成就了生物科技领域的百华会传奇 。 更容易形成信任的时期是在人的职业生涯早期 。入行不久 , 就与一批内在动机驱动、热爱学习、用好奇心探索世界的小伙伴同行 , 这是积攒社会资本的最佳手段 。2中国处处可以看到对社会资本的重视 。中国人发明了成千上万的名词来描述社会关系中的微妙 。 你比他更有地位 , 此时 , 你帮对方忙 , 这个叫作「给面子」;你和对方地位平等 , 你求对方帮忙 , 这个叫作「看我面子」 。你求地位比你低的人办事 , 结果失败了 , 你恼羞成怒 , 叹道「丢脸」「没脸见人」;一个社会地位高于你的人帮你站台 , 你立即发一条朋友圈晒照片 , 内心笑道:「真长脸」 。在中国 , 金钱、财富等经济资本与人脉等社会资本前所未有地亲密 。 似乎 , 你的人脉就代表着你的财富 。 因此 , 绝大多数年轻人推崇这条路径 。 甚至误以为 , 这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 。然而 , 历史告诉我们 , 不是这样 。 在九品中正制盛行的魏晋时代 , 上品是高门望族 , 中品是普通士族 , 下品则是寒门庶族 。「九品」可以近似地理解为今天的阶层 。 你究竟属于社会上哪个阶层?社会资本在你成为普通士族时作用较大 , 但到了上品时则意义微弱 。中国百年以上望族 , 有莆田之蔡、白沙之萧、毗陵之胡、会稽之石、番阳之陈、新安之汪、吴兴之沈、龙泉州之鲍 。在魏晋年代 , 吴兴沈氏堪称一代武宗 , 土豪祖师爷 。 但因为欠缺经学传承 , 外加南北之争 , 始终入不了上品高门 。直到唐宋 , 沈氏宗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 从豪强沈法兴开始 , 再到德清沈、归安沈、乌程沈、竹墩沈 , 开枝散叶 , 猎猎张扬 。相对来说 , 在年轻时积累社会资本的发展路径 , 会存在极大的局限 。第一是受限于地域 。比如你在郑州认识一堆朋友 , 若换工作到北京来 , 那么你需要重新构建一个人际交往圈子 。 开个玩笑 , 假设你是天津滨海新区的老大 , 在当地你横行霸道 , 但是你到北京五道口 , 还可以吗?前文列举吴兴沈氏例子 , 佐证了此点 。 在当时 , 沈氏武力值堪称第一 , 却始终得不到上品士族的承认 。第二是不够稳健 。比方说 , 你好不容易和对方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 但是对方因为利益问题 , 背叛了你 , 彼此关系从此中断 。 不是你的原因 , 但你也不得不承受损失 。极端案例如离婚 , 不仅损失时间、金钱 , 更伤心劳神 。第三是存在明显的天花板 。根据英国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 , 受制于人类的生理限制 , 人类能管理的人际关系在 150 人左右 。 主要是指你在机场遇到 , 不打招呼不好意思的人 , 这些人加在一起 , 总数也不会超过约 150 人 。如今在社交媒体工具的帮助下 , 人类第一次能尝试管理 4500 人 。 做个极端一点的假设 , 如果你将十年时间都花在与人社交上 , 那么你一天什么都干不了 。 反之 , 十年时间 , 读千本好书 , 却是可行的 。那么 , 为什么社会上的多数人 , 首选积累社会资本的发展路径呢?这是因为人类演化习得的进化偏差 。 我们更容易记忆人脸 。 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 完成面孔识别这类任务 , 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 。反之 , 大脑爱偷懒 , 我们逃避学习抽象的概念 。 当你年轻时 , 有两个选择 , 一个是呼朋唤友 , 春风得意马蹄疾 , 看尽长安;一个是独自一人 , 三更灯火五更鸡 , 熟读精思 , 多数人会选择哪个?3无论是曾经从寒门子弟到士族 , 或从普通士族到上门高品 , 还是今天从草根到中产 , 从中产到精英 , 若想成功跃迁 , 你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径:积累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什么是文化资本?它的提出者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 他认为 , 文化资本是指借助教育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 。 资本除了直接转换成金钱的经济形式之外 , 它还以文化的形式存在 。激发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概念的原因是他注意到 , 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与他家庭所处的社会阶级相关 。 君子之泽 , 五世而斩;诗书传家 , 流芳百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