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拟启动:淡化论文收录数等指标,突出学科特色

科技日报北京11月3日电 ,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 , 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 , 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 , 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近日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 , 将从多方面改革完善学科评估 。
第五轮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拟启动:淡化论文收录数等指标,突出学科特色
本文插图
前段时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对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 此次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上 , 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 , 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 , 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 , 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 , 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 , 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 改革教师队伍评价 , 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 。

在破除“五唯”方面 , 学科评估将坚持以立促破 , 破立结合 。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 , 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 , 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 。 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 , 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 , 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 。 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 , 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 , 不“以刊评文” , 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 , 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 , 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 , 着力扭转“SCI至上”局面 。 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 , 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方法 。
为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 减少对高校正常办学干扰 , 本轮学科评估将构建“公共数据与学校填报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模式 , 实施“全程无纸化”报送 , 评审工作全部通过网络开展 。 【第五轮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拟启动:淡化论文收录数等指标,突出学科特色】(本文来自****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