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谯周的“家国情怀”与蜀汉政权的“社稷天下”

说到“三国文化”不能不提到“谯周” 。 但在当下众多文献中说到“谯周”时 , 大多只简略地提及他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云云 。 而对这位蜀中大儒、蜀汉政权掌管“议论”之职的“光禄大夫”(按现在的称谓就是“智库”领袖) 。 有意无意忽略了他的家国情怀和思想脉络及对“三国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 在学术研究上实在是有失偏颇!当然这很大原由是因为“谯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 但作为文化研究仅仅因此而不为 , 不能不说这是“三国文化”研究中的弱项及软肋 。 正视谯周的“家国情怀”重视谯周“思想脉络”的研究无疑对“三国文化”的深入全面研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 也十分必要 。谯周字允南 , 巴西西充国人 , 少读典籍 , 精研六经 , 颇晓天文 , 为蜀地大儒之一 , 是地方氏族的代表人物 。 谯周本是益州牧刘璋手下 , 在历史上此公是巴蜀国一个重要人物 。 当历史走到一个节点——刘备围成都 , 谯周论天命 , 力劝刘璋投降 , 投降后被刘备任用 。 后来谯周又言天象祥瑞 , 与诸葛亮、许靖等商议 , 乃与群臣共同推戴汉中王刘备为帝 。 在当时这对巴蜀地区的稳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 从这里可略见他对大势的判断以黎民百姓利益为重 , 社稷次之 , 顺势而为的儒家思想脉络 。 蜀汉政权建立后 , 谯周作为本地世族势力的代表 , 以地方稳定发展、人民安康幸福的“家国情怀”与诸葛亮为代表的“外来集团”所持有的“正邪不两力 。 王室不偏安”的“社稷天下”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 。 贯穿《三国》历史的终结 。 可以看到其发展演化过程: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明确提出过治蜀方略:《……西和诸戎 , 南抚夷越 , 外结好孙权 , 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矣 。 》可是世事不如人意 , 刘备因擅兵战败 , 早故 。 诸葛亮受“白帝托孤”之恩 , 以“忠先帝之愿”忘“隆中之策”天下未变 , 而数出岐山 , 频频用兵 。 搞得“天府之国”的蜀地“民带菜色 , 朝中喏喏”(人民生活苦楚 , 朝中少有直言) 。 史料记载:诸葛亮北伐 , 谯周以言天象 , 以为不宜北伐 。 诸葛亮六出祁山 , 谯周又上书言天象吉凶 , 劝孔明不要出兵 。 其后姜维第五次北伐 , 谯周作《仇国论》 , 以为不宜兴兵 。 姜维第八次北伐 , 谯周上书言天象 , 劝阻出兵 。 这里贯穿了谯周思想脉络的“家国情怀” 。 也体现出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民为重社稷次之”的人文思想 。平心而论 , 三分天下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长期维持形成封建割据 , 倘若持久 , 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生产力的发展 , 统一是顺应民心 , 符合历史发展必然的规律 。 魏、蜀、吴三国中 , 蜀和吴显然没有统一中国的实力 , 蜀吴被魏吞灭是不以个人好恶所能改变的大势所趋 。 封建时代 , 此时作为掌权者固执一念 , 明之不能而为之 , 对于个人是勇气 , 对于臣民却是苦难 。诸葛亮终究“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五丈原 。 再后魏国大将邓艾进围成都 , 谯周力劝后主投降 。 保全了蜀地人民免受战乱之苦 , 成就了中华统一大业 。 “谯周”被魏以有“全国之功” , 封阳城亭侯 。 这也是以历史的眼光对谯周作出的评介 。 其实谯周的主张代表了益州地主集团的普遍情绪 , 长年征战的小国蜀汉人民之不堪重负 。 沧海桑田 , 国王云烟 , 历史泾渭自有分明 。 后世的许多史学家对谯周诱劝刘禅不战而降的作法 , 给予了指责 。 谯周也因此被骂为历史罪人 , 投降派的典型 , 显然有失公允 。而对谯周“家国情怀”的正视 , 探讨谯周思想脉络 , 无疑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扬弃”——批判继承 , 发扬光大是十分有益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