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上)(一)矿业工具2、矿料磨碎工具(二)冶炼设备与相关配件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上)
摘要
中国青铜技术本土起源 , 是长江中游上古大文明的贡献 。 从最早认识氧化铜矿和发明还原法 , 到了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铜与硫化铜搭配着冶炼 , 并自行原创发明了锡铜以及锡铅铜三元合金技术 。 少量发现的铸造的小型铜器直接显示 , 石家河人熔铜并用铜液铸造 , 应归类为青铜文明 。
石家河文化考古遗址中已可见相对完整的冶铜操作链及相配套的工具和器物 。 包括用来打碎矿石、洗选矿、研磨矿料粉、鼓风、冶炼、熔铜液、锻造、铸造、加工铜器等等 。 大部分工具的性质与其它古文明冶铜工具颇为相似 , 但石家河冶铜技术最独特具代表性的工具是胎很厚的陶质炼缸 。 厚重而夹粗砂的炼缸陶片经常见于石家河文化冶炼遗迹 , 并伴出大量炭末、烧土和各种灰烬坑 , 里边偶尔还会发现炼渣 。 但是由于长江中游的冶炼技术已足以从矿料全部提炼出铜 , 所以石家河文化炼渣富含硅、铁、铝而很少会检测出铜 。
在石家河文化社会中 , 已将冶炼上升到精神层面 , 在祭坛上进行与冶炼相关的礼仪 , 与之相关的还有祭坛设置与安排 , 如摆放套缸 。 在其精神文化中 , 炼缸内部被视为全新生命产生之处 , 因此炼缸内部空间充满神秘意义 。 石家河人亦随葬炼缸或用炼缸做瓮棺 , 寓意转化与永生 。
从石家河文化中期以来 , 因冶铜需求和规模增加 , 发展出可以批量生产的固定式熔铜炉以及长条形龙窑式炼铜装置 。 同时 , 因矿业、冶铜业走向专业化 , 冶铸技术深入矿区 , 在矿山边安排专业化遗址 。 在矿区定居的工匠社会为冶铜技术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 , 专业工匠们在寻求和实验不同炉壁材料的基础上 , 从炉壁瓷化现象观察到硬陶制作方法 , 从而在无意中开启了另一场新的材料技术革命 。
石家河时期东亚其它地区都没有同等程度的技术 , 正是石家河青铜文明奠定了其后高度发达的商青铜文明的基础 。 因此 , “中国青铜文明外来”的理论恐要被商榷 。
关键词: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冶金考古、操作链、青铜文明 炼缸
作 者:郭静云、邱诗萤、郭立新
出 处:《南方文物》2019年第4期 。
一、前言 石家河文化因在今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发现的最大遗址而得名 。 石家河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古云梦泽周边诸城 , 该文化整个分布范围包括今湖北大部、湖南洞庭平原以及河南南部 。 在石家河文化遗址中 , 经常会发现铜料、小铜块 , 还有和冶炼活动相关的遗迹、遗物 。 目前所知已明显有冶炼活动的石家河文化遗址 , 包括汉北地区石家河、殷戴家湾、屈家岭、一百三十亩;随枣走廊金鸡岭;幕阜山区大路铺、观音垴、香炉山、蟹子地、尧家岭、童家;洞庭平原七星墩、车轱山等等 。 令人遗憾的是 , 长江中游气候、土质、水网密集等自然条件 , 都不利于在土中保存小铜器 , 尤其是因为小件铜器的抗锈蚀能力很差 。 除此以外 , 几千年以来人们生产生活活动频繁 , 包括稻作水田、房屋、村落、城市等大规模的建设 , 都严重影响甚至破坏冶铜相关遗存 , 使得在田野发掘中辨别、认识冶铜遗存并非易事 。 而且长期以来由于潜意识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成见 , 导致对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系统性忽视和遮蔽;所以 , 甚至在考古发掘中已然发现了的铜块也经常不被记录 , 留下来的少量记录也模糊不清 , 没有得到仔细深入研究 。
饶是如此 , 随着石家河文化遗址发掘增多 , 仍不断地有新的冶铜遗存发现 。 这些发现使考古界对石家河青铜文化性质的认识 , 正逐渐从完全否认到半信半疑;目前大体上已能接受在石家河文化遗址中会出土铜料这样一种事实 。 不过对出土铜料的遗存的性质 , 学界还远未有共识 , 经常只是将其当作用途和目的不明的孔雀石原料;在讲到中国青铜文明历史时 , 总还是习惯性地从西北地区河西走廊讲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