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轻资产”匹配“真顺风”实现强造血,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

_原题为 “轻资产”匹配“真顺风”实现强造血 , 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
嘀嗒出行“轻资产”产生飞轮效应 , 形成自驱式增量 。 2020年10月8日 , 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 , 现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 拟在香港挂牌上市 。 此举代表嘀嗒出行或成“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嘀嗒出行平台交易总额(GTV)为110亿元 。 其中顺风车业务收入高达85亿元 , 同比增长347.4% 。 而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嘀嗒顺风车搭乘订单分别为2360万份、4820万份和1.79亿份 , 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04.2%和270.5% , 2019一年时间增长上亿份订单 。
【造血|“轻资产”匹配“真顺风”实现强造血,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2019年 , 嘀嗒顺风车迎来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 实现连续十五个月的整体盈利 , 成为全球第一个整体盈利的移动出行平台 。 对于出行行业而言 , 为了迅速占领市场 , 大多采用烧钱、持续亏损的营销方式 , 而嘀嗒顺风车这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对于出行行业而言 , 盈利公式很简单 , 毛收入减去固定成本再减去变动成本 , 而嘀嗒模式的先进性就在于 , 变动成本很低甚至可以接近于零 。 对于专业运力平台而言 , 为激励司机每天从20单拉到30单 , 平台必须提供不菲的激励和补贴 。 而对于顺风车来说 , 由于车主都是共享互助性质的上班族 , 平台不但没有从20单到30单的激励场景 , 反而还限制车主每天的接单次数 , 这就是顺风车在商业模式上的先进性 。
基于深厚的互联网基因 , 嘀嗒拼车在创业之初便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纯粹的信息服务平台 , 不雇佣司机 , 不拥有车辆 。 顺风车主都是自身就有出行需求的私家车主 , 其接顺风车单能有效帮其分摊出行成本 , 因而嘀嗒出行无需承担车辆和司机管理费用 , 也无需去提供大量补贴激励来实现订单增长 。 过去几年中 , 这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 , 使嘀嗒出行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 , 实现高于其他出行平台的单位经济性和运营杠杆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