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忆蓝桥1|几十年磨一剑为祖国守国防,歼20总设计师杨伟:初中毕业上大学
文章图片
杨伟
2011年1月11日13时08分 , 试飞员李刚驾驶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成功着陆 , 用时18分钟地歼-20隐形战斗机首次试验飞行顺利结束 。
5年后的11月1日 , 歼-20战斗机在珠海航展进行首次飞行展示 。 这也是我国歼-20战斗机的首次公开飞行 。 这个在美国口中''中国不可能在2020年前研制成功的战斗机'' , 于2016年11月1日向全球亮相 。
歼-20战斗机的研制成功离不开其总设计师杨伟的呕心沥血和刻苦研制 。 杨伟在成功设计研制出歼-20这一对我国国防意义重大的战斗机之外 , 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更是让很多人直呼''开挂''!
一、杨伟的''开挂''人生
初中毕业就上大学 , 研究生毕业才22岁的杨伟 , 他的传奇一生让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 。
1、''神童''杨伟
文章图片
杨伟自幼好学 , 他的好学不仅仅体现在他勤奋刻苦 , 热爱学习 , 更为让人钦佩的是他会学习 。 他不仅学的比同学快而且学的比同学好 , 甚至于学习方法都和同学们不太一样 。 相比于同一年龄段的同学 , 他学的知识更为扎实透彻 , 运用起来也更为熟练 。
他的这一''特殊本领''贯穿了他整个学龄阶段 , 更是为他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 杨伟1963年生于北京 , 15年后刚刚上完初中的他在参加中考时一共6门考试 , 每科100分满分 , 他考了599分 。 由于成绩优异 , 他获得了破格参加高考的机会 , 于是他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被改变了!
年仅15岁的杨伟高考完填了清华、北大等一些名校之后就回高中读书了 。 虽然杨伟没有怎么准备高考 , 但是他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 距离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少年班录取线只差了2分 。 虽然前几个填写的志愿杨伟上不了 , 但是后面几个志愿院校很是想要录取他 。 遗憾的是 , 杨伟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色弱 , 这一个小小的疾病导致杨伟只能学习力学或者是数学 。
文章图片
他报考的其他专业都学不了 , 就在杨伟以为自己今年无缘大学的时候 , 西北工业大学的老师联系到了杨伟的父亲 。 西北工业大学的招生老师告诉他 , 西工大的罗时钧主任愿意招收杨伟做他的学生 。
就这样已经在高中读了一个月书的杨伟 , 知道消息后开开心心的收拾了书包 , 挥别同学去往西北工业大学开启自己为期7年的本硕生涯 。
2、彪悍人生的背后
15岁就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的杨伟 , 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 他当时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专业 。 那一年是1978年 , 当时的中国在航空航天事业领域十分落后 , 连教学课本都没有现成的 , 上课用的书都是国外教材 , 还是尚未翻译的英文原版 。 杨伟看着满书的英文字母并没有被吓退 , 反而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给啃下来 。 于是他白天上课读书 , 晚上就用自己买的小灯接着背英语 。
文章图片
就这样杨伟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啃完了一本又一本厚重的相关专业书籍 。 对于自己曾经令现代人惊叹的刻苦努力 , 杨伟不以为然 , 只淡淡的说道 , 同学们都这样 。 他还说那个时代的学生都是很刻苦的 , 他的同学白天在教室上课 , 晚上就翻墙进入教学楼继续读书 , 像他一样挑灯夜读的同学大有人在 。
从杨伟的口中不难听出 ,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似乎都憋着一口气 , 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好像不约而同的都要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这样的精神与行为 , 与现在一些只求''60分万岁''的大学生相比真的是天悬地隔的差距啊!
7年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求学经历 , 让杨伟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专业素养 。 研究生毕业后年仅22岁的他去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 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非凡的人生!
文章图片
二、科研征途前路漫漫
1、千里马遇伯乐
由于杨伟的硕士结业论文选题就是国家某机型的研制相关内容 , 于是他在刚到研究所工作之后就敲开了''歼-10之父''宋文骢的办公室大门 。 杨伟见到自己的''偶像''开门见山道:宋总 , 您好 , 我叫杨伟 , 我要做您的助手 。
此时已经年近半百的宋文骢还是第一次见到直接问自己要工作的新毕业研究员 。 经过一番了解宋老收下了这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 杨伟后来回忆道:那一天宋老告诉我''国家需要一支强大的空军 , 我们需要加油干!'' 。 就这样两代战斗机总设计师开始了长达38年的亦师亦友情谊 。
早年间我国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处于空白阶段 , 西方各国为了防止我们研制成功拥有这一技术 , 对我们严防布控 , 极力打压 , 更是放言''没有我们的帮助中国不可能拥有这项技术!''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杨伟带领课题组熬过无数个日日夜夜 , 睡沙发 , 吃干粮 , 在研究所耗尽了心血与脑力 。 终于 , 在几个月后杨伟所带领的团队突破技术难题 , 完成既定研究任务 , 让我国的空军国防领域得以迈进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