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中美之间是否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中国大使回应( 二 )


孔大使: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 日方对此十分清楚 。 双方应正视彼此立场不同的现实 , 从两国关系长远出发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 首先 , 钓鱼岛问题需要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 ,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 当下首要是做好危机管控 , 防止出现不测事态 , 这需要双方凝聚智慧 。 二是2014年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 明确了处理钓鱼岛问题的重要原则 , 双方应该切实加以遵循 。 三是两国政府应作出切实努力 , 防止钓鱼岛问题绑架民意、煽动对立 , 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
问:日本很多人认为是中方的所作所为加剧了钓鱼岛紧张局势 , 您对此怎么看?
孔大使:这完全是误解 。 钓鱼岛局势紧张对中方没有任何好处 。 同时基于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 , 我们有权采取相应维权措施 。 改善发展中日关系是中方的一贯立场 , 目前关键是要妥善管控分歧 , 这既需要双方凝聚政治智慧 , 也离不开两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
问:另一个影响日本涉华舆论的是香港问题 。 日本民众对此关注度很高 。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 , 是否意味着日本人也会成为该法处罚对象?
孔大使:看待涉港问题需要把握两个前提 , 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部分 , 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 。 二是国家安全事务属中央事权 , 这是世界各国通行做法 , 中国也不例外 。
香港国安法的惩治对象是极少数分裂国家、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反中乱港分子 , 对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香港居民和外国人士而言 , 他们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会得到更好保护 。 香港国安法适用于非香港特区永久居民在特区以外实施的有关罪行 , 相关做法是普遍的国际实践 , 并非中国首创 , 这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刑法规定并无二致 。
香港国安法实施四个月来 , 香港形势稳中向好 , 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强调要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 再次表明中央维护香港稳定 , 促进香港繁荣的决心 。 我们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作出努力 。 相信在宪法、香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基础上 , 香港一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
问:您认为日本社会对香港问题的看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吗?
孔大使:相信随着香港局势逐步向好 , 假以时日 , 日本民众会更加准确地看待香港问题 。
问:在中方看来 , 目前日中关系改善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孔大使:2014年以来 , 中日关系总体保持改善发展势头 , 同时也面临不少课题 。 近年来国际局势发生复杂变化 , 在此情况下如何延续中日关系积极势头 , 需要双方作出更大的政治判断 。 互信不足是当前中日关系的短板 , 其中安全领域互信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 。 围绕这一问题 , 两国领导人曾多次进行深入沟通 , 并达成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这一重要政治共识 , 其中就包括构建建设性中日安全关系 , 这对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不可或缺 。
下一阶段 , 双方应共同思考如何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 , 突破制约两国关系改善发展的瓶颈 。 一是双方都需认清 , 无论是中日两国还是中日关系 , 这些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如何在这样的变化中准确把握和认知对方 , 客观看待彼此关系十分重要 。 二是中日在第四个政治文件中明确双方“互为合作伙伴 , 互不构成威胁” , 如何将这一政治共识有效转化为两国民众广泛共识 , 切实反映到两国政府具体政策中 , 值得双方认真思考 。 三是今天的中日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 , 日益对地区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 双方应着眼于此 , 不断挖掘中日关系新的战略价值 。
问:日中安全互信缺失具体指的是什么 , 是中方对日本的防卫政策有很大不信任感吗?
孔大使:不可否认 , 双方在安全领域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 , 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客观需要还不适应 。 双方应努力突破这一瓶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