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渊退位后,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生孩子吗?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唐高祖李渊心里那个苦啊 , 皇帝当的好好的 , 忽然有一天 , 皇宫喊杀声大作 , 不一会全副武装的尉迟敬德进来告诉他:陛下 , 你两个儿子造反死了 , 现在咋办?
"咋办?当然交给我另一个儿子李世民啊 , 我早就想把皇位交给他了 。 "李渊想都不想就说 。
这一天 , 是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 然后又派兵把侄子们全灭了 , 要不是李渊机灵 , 大唐第二天就得换主人 。
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找李渊 , 自然是不想背负弑父弑君的骂名 , 所幸李渊也没活够 , 父子两个最终见面 , 抱头痛哭 , 然后李渊就准备退休了 , 从看到尉迟敬德的那一刻起 , 他就知道 , 这个王朝不再属于他 , 他得腾地方了 。
政变三天后 , 李世民成为太子 , 掌握了所有军政大权 , 成为大唐实际掌权人 。 八天后 , 屈突通镇守东都洛阳 , 关东稳住了 。
十二天后 , 李渊表达了退位的想法 , 李世民推辞 , 哪能那么快啊 , 朝廷还没换血完毕呢 。
一个月后 , 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封将军 , 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任宰相 , 天策府的人已经完成取代朝廷 。
又一个月后 , 李世民登基 , 李渊退休 , 迎来"美好的"退休生活 。
李世民|李渊退位后,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生孩子吗?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文章图片

这一年 , 李渊正好60周岁 , 正好的退休年龄 , 不愧是大唐开国之君 , 就连退休都要跟未来保持一致 。
在最初的两年 , 李渊的生活是挺不错的 , 他还住在皇宫太极宫 , 虽然行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但物质生活非常丰富 , 后宫也没有裁减 , 还不用劳心政务 , 日子真是美滋滋 。
不过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注意力放在朝堂上 , 他在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 , 着重清除李渊留下的痕迹 , 政策能推翻就推翻 , 能否定就否定 , 甚至发出"武德之际 , 货贿公行 , 纪纲紊乱"这种批判话语 , 要知道 , 李渊还好端端地坐在太极宫呢 。
李世民肃清朝堂后 , 终于把手伸进了太极宫 , 他以恩赐为名将太极宫中的大部分宫女以及掖庭的部分宫女放归家中嫁人 , 大约有三千人 ,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伺候李渊的宫女 , 自此以后 , 太极宫就冷清多了 。
冷清是愁不坏李渊的 , 让他发愁的是李世民此举释放出的信号 , 他不该再住在皇宫中了 , 李世民才是大唐的皇帝!
贞观三年(629年)四月 , 李渊主动提出搬出太极宫 , 李世民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老房子给了老爹 , 也就是当初李渊赐给他的宏义宫 。
宏义宫只是曾经秦王的居所 , 无论是位置还是规模都不能和太极宫相比 , 不过李世民不管 , 改了个大安宫的名字 , 就让老爹住进去了 , 史书上的记载还是"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 , 雅好之 。 乃徙居之 , 改名大安宫 。 "
【李世民|李渊退位后,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生孩子吗?背后真相让人深思】李世民|李渊退位后,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生孩子吗?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文章图片

李渊要是看到这记载 , 估计能砍死史官 , 他要是有办法 , 哪里会搬出太极宫 , 皇宫比不上亲王府吗?
搬进大安宫后 , 李渊跟李世民就很少见了 , 此时李渊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 , 他也识趣 , 李世民不叫他 , 他几乎不出大安宫 , 以免遭儿子猜疑 。 关键是接下来的几年李世民好像忘了自己老爹还在世 , 从来不请安 , 有什么宴会之类的也不叫上李渊 。
天天窝在家的李渊还能干什么呢?只能跟为数不多的妃嫔过活 , 外面不得不佩服李渊老当益壮 , 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 , 入住大安宫第二年 , 六十多岁的他还得了一个儿子 , 就是日后的滕王李元婴 , 今天南昌的滕王阁就是他建的 。
就这样过了几年 , 到李渊六十八岁那年 , 李世民宴请西突厥使者 , 难得地邀请李渊 , 一干重臣大将也在旁陪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