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 吴真著 , 中华书局2020年6月版 。
内容简介
孤本《云门传》是明代民间白话说唱的实物刊本 , 讲述的是隋代青州染坊商人李清缒入云门山洞穴求道最终拒皇诏而尸解成仙的故事 。 该故事取材于《太平广记 李清》 , 《云门传》说白文字又几为《醒世恒言》照录 , 显示了说唱文学在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变演进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 《云门传》上承元明词话 , 下开清代鼓词 , 连接起俗文学史的若干个断链处 , 为我们研究词话、道情、弹词、鼓词的承接和转变提供了新的文本依据 。
该书首次对《云门传》进行了“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文献—小说”的“纽带式研究” , 包括其流转经历、版本情况、地方道教语境、文本形成过程、说唱体制、语言特点及冯梦龙的改编策略等 。 书后还附有《云门传校笺》、冯梦龙《醒世恒言》改删情况标注、相关地方文献与相关民间文学 , 以方便读者概览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目录
第一章 孤本《云门传》的文献文学史意义
一、情节结构与复调叙事
二、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的颠簸流转历程
三、《云门传》研究史
四、重估《云门传》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 从“仙乡淹留”到“春秋祭赛”
——李清故事的演化与地方语境
一、云窟仙境与小说的生成语境
二、李清故事在宋元时期的传播
三、元明时期全真道教在青州的扩张
四、“由虚入实”的李清故事
五、《太平广记》的明代新枝
六、李清信仰的现实反映与后世回响
第三章 故事编创手法与叙事体制
一、对历史材料的随意剪裁
二、对唐代道士故事的采撮捏合
三、明代语言特征
四、明代现实生活的影射
五、《云门传》的诗文用典
六、散文和韵文的分工
七、说唱人的叙事技巧
第四章 词话、道情与鼓词:《云门传》的说唱体式演变
一、作为白话说唱的词传与词话
二、从成化词话到《云门传》的说唱体式演化
三、重轴戏:十字词道情
四、瞽者弹词与丝弦伴奏
五、晚明新兴侉调【银纽丝】
六、北方音韵与儿化韵
七、《金瓶梅词话》与《云门传》的内在联系
八、山东曲艺土壤中的道情与鼓词
第五章 主题强化与文体转换:冯梦龙对《云门传》的改编
一、商人求仙与财多碍道
二、世情硗薄与道情主题的深化
三、文体改换的四种加法
四、演出套语的删减与改装
五、结语:说唱文学对白话小说的滋养作用
附录一 《云门传》笺注
附录二 赵居贞《云门山投龙诗并序》
附录三 《太平广记》 卷三十六 李 清
附录四 黄裳诗文
附录五 张嵲《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附录六 刘澄甫《止道士伐云门山石》
附录七 地方史志
附录八 民间传说
附录九 民间歌谣
后记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后记
孤本《云门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 它不见于明清公私书目载录 , 自1930年代入藏北平图书馆善本甲库之后 , 经历了“北平—上海—华盛顿—台北”的多次转运 , 而今又被高束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书库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明刻本《云门传》第四叶残叶左叶 , 第五叶右叶 。
2012年夏天 , 我在日本东洋文库第一次见到《云门传》的胶卷复印件 , 当时它与十几本原“平馆善本”的复印件并列在小说书架上 , 并未引起我的特别关注 。 后来因写作“庄子叹骷髅”的相关论文 , 留意到《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中有一段叹骷髅道情 , 这才返追《云门传》 , 陡增了钻研的兴趣 。
在搜检海内外图书馆书目文献之后 , 我逐步确认现存台湾的《云门传》刻本 , 应系海内孤本 。
民国时期的学者颇为重视小说戏曲珍本善本的搜集与整理 , 那是一个文献大发现的时代 , 《云门传》虽于彼时被发现 , 却屡与大学者擦肩而过 。
1933年 , 负责为甲库编目的赵万里先生将《云门传》登录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道家类下 。
北京大学教授马廉的“平妖堂藏书”之中 , 有一本《云门传》手抄本(现藏首都图书馆) , 从版式、内容可判断系北平图书馆藏本的过录本 。 马廉与赵万里私交甚笃 , 二人皆为民国时期研究戏曲文学的大家 , 此抄本有可能经赵先生的介绍而抄录 , 可惜马廉未及着手研究 , 于1935年逝世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制作“北平图书馆微缩胶片”《云门传》封面 , 胶卷号:2699
1934年 , 为避日军战火 , 《云门传》刻本与北平图书馆5000余种善本一道南下 , 潜藏上海 , 之后辗转至美国、台湾 , 遂令郑振铎、傅惜华、孙楷第等俗文学研究者与之失之交臂 。
作为一本被冯梦龙迻录83%散叙文字的明代说唱刻本 , 《云门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而海内外学界对此本的研究 , 却只有王重民的四百多字提要和韩南(Patrick D. Hanan)的一篇论文 。 由于作者、刊刻时间、出版者等信息一概阙如 , 这使得《云门传》很难被插入到编年体的文学史、文献史叙述中 。
2014年 , 中国国家图书馆将两岸所存2621种原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复印出版 , 却遗漏了《云门传》 , 大概也是因为无法判定其文献价值 。
“前后两茫茫”的说唱孤本
2016年夏天 , 抱着对孤本神秘身世的莫大兴趣 , 我进入了《云门传》的叙事迷宫 。 《云门传》故事取材于中唐文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李清》(收入《太平广记》卷三十六) , 然而明清书目文献完全没有关于《云门传》的片言只语记载 , 这就迫使我只能到文字之中寻找“内证”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标示的云门山、劈山、驼山
它的作者“神龙不见首尾” , 但留下了一座名叫《云门传》的七宝楼台 。 因此我的第一步工作是为它做一本详细的笺注 , 这也是对七宝楼台的拆解重装 。
经过一遍遍的考索 , 将该书引用的道经与医书 , 抄袭的前人诗词 , 暗用的史实与典故 , 捏合的说书段子 , 加插的明代现实生活 , 如同楼台上的零件 , 一个个拆解、归类 。 我们惊讶地发现 , 该书作者除了具有书会才人“博古明今历传奇 , 藏蕴满怀风与月 , 吐谈万卷曲和诗”的专业素养之外 , 在道教经典、医学知识上也有非凡造诣 。
这位作者还有押韵的“强迫症” , 他不甘心像之前的成化说唱词话那样通篇采用“真文韵”一种韵脚 , 遂将《中原音韵》的19个韵部全用上 , 尤其难得的是 , 全书韵文居然无一字出韵 。
正是在逐字读解的笺注中 , 明代作者特有的惯用词汇亦浮出水面 。 比如 , “舍余”“左右邻不扶结状”“折银代役”“山东官刻《大观本草》”等明代名物制度与社会习俗 , 均出现在《云门传》新增的故事情节中 。
全书借用《太平广记·李清》的隋唐本事 , 却嵌入了明代现实感受和生活体验 , 有意将帝王佞道、乡里社会杂役繁重、人身控制等等明代现实问题反映到说唱本中 , 成为主干情节 。 作者借隋唐旧事以浇胸中现实块垒 , 期望唤起听众对于所处世情百态的感慨与觉悟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描绘的李清入云窟
在艺术效果上 , 《云门传》充分发扬了道情说唱“劝导世情、唤醒痴聋”的宗教劝化功能 。 之后 , 冯梦龙亦因“今朝偶读《云门传》 , 阵阵熏风透体凉” , 被《云门传》文字的“醒世教化”感染力所打动 , 遂摘抄为《李道人独步云门》 。
在完成全书的笺注之后 , 我自信已与《云门传》作者建立了隐秘的对话通道 , 再回望王重民、韩南二位先生的珠玉前文 , 也有了更多的研究信心 。
1973年韩南研究《云门传》之时 , 未及参考在上海新出土的明成化说唱词话 , “说唱词话”亦未曾被当作一种“文学类型”加以研究 。 近四十年来 , 得益于说唱文献的发现与刊布 , 我们可以从说唱文学史的角度重新确认《云门传》的叙事类型及其独特价值 。
《云门传》为了方便读者吟咏 , 注出300多个难读字、正读字、多音字的读音 , 这意味着它还是一本供说唱表演的演出本 , 兼具说唱文艺与案头文学的文本特征 , 因此我又把《云门传》放置回到中国古代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之中 , 观察其演述体式在元明词话与弹词、鼓词之间的承接与转变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被铁条封锁的云窟洞口 , 吴真摄于2019年 。 据云门山景区人员介绍 , 云窟深不见底 , 至今未进行过科学勘探
国家、藩王、地方道观
推动下的“传统发明”
《云门传》的作者是谁?向谁讲述?这两个文学史研究最具诱惑力的问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中 。 面对这样一本“前后两茫茫”的孤本 , 恩师田仲一成先生给我的建议是 , 到田野中去理解文学的生成 。 于是进入《云门传》研究的第三个年头 , 我重新调整了研究思路 , 转由道教语境、青州地方社会的维度去走近它 。
王重民曾指出 , “此传或为唐宋以来相传旧本” 。 此论是建立在对“文本连续性”想象的基础上 , 它预设了地方社会的无名作者“自动”地获得文学史的知识 , 并且“自觉”地保存着唐宋以来的旧本(而且还是手抄本)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石栏杆所围的洞口 , 就是《云门传》故事的发生地 , 云门山顶的神仙洞府——云窟 。 吴真摄于2019年
然而我们在故事发生地——山东青州的文史资料中却找不到从唐代至《云门传》之间的任何关联文献 , 明代之前 , 无数文人登临云门山 , 留下大量诗词 , 却从未提及李清故事 。 在青州之外 , 宋代黄裳、张嵲是引用李清入典的“唯二”文人 , 他们通过阅读《太平广记》获知李清故事 , 而非某一唐宋旧本 。 也就是说 , 李清故事在唐代到晚明的近七百年之间 , 一度晦暗不明 。
明代嘉靖中期 , 山东地方志开始载录李清事迹 , 云门山上亦开始建起纪念李清求仙的“烂绳亭” 。 李清故事“由虚入实”的幕后推手 , 其实是崇道的衡藩王府 , 以及元明时期扩张至云门山的全真道教势力 。
正是在这样的道教氛围之下 , 诞生了一部道情说唱本《云门传》 , 声称云门山上建有祠祀李清的庙宇 , “至今云门山上立祠 , 春秋祭祀不绝” 。
通过诗文、金石碑刻、地方志等资料重建青州宗教史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青州地方社会对隋唐时代的神仙李清产生祭祀与叙事的热情 , 并非一个自唐代持续不断的“地方传统” , 而是晚明在国家、藩王、地方道观等力量推动之下的“传统发明”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位于山东青州城南的云门山 。 山顶的泰山娘娘行宫建于元代 , 是奉祀碧霞元君的道观
2019年7月 , 我带着本书初稿的一章 , 参加德国莱比锡大学举行的 “Local Settings and Social Contexts of Prosimetric Texts in Chinese Popular Traditions”学术研讨会 。 此次会议集中讨论将地方语境引入说唱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 拙文得到了伊维德(Wilt L. Idema)、柯若朴(Philip Clart)、戴文琛(Vincent Durand-Dastès)等同道学者细致的讨论 , 令我更加确信《云门传》作为晚明俗文学标本的代表性和独特性 。
《云门传》叙写青州和云门山的景观 , 地理信息十分丰富 。 我们知道 , 说书人在现场表演时 , 插入地方风物与地理环境的描述 , 以唤起观众的现场感受 , 是口头传统的一大特点 , 这种说唱特征也为我们考索作者信息留下了迷宫路引 。
2019年暑假 , 蒙叶涛教授的热心引荐 , 我到山东青州进行田野调查 , 实地踏访青州古城以及云门山上的云窟、天仙玉女祠等遗迹 , 同时采访了青州文史研究者与民间说唱艺人 。 当地人口述的李清故事 , 都是通过阅读《醒世恒言》习得 , 他们很惊讶人世间居然还存在一本《云门传》说唱本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1980年代的青州云门山宣卷(唱佛)
在云门山后的井塘村 , 几位70多岁老人在我的一再请求下 , 唱起了多年不唱的【银搅丝调】 , 此曲与《云门传》载录的曲调同为“五更调” , 然而内容却是供奉无生老母的“五更蒸馍馍” 。
《云门传》中有一场重头戏是在青州东门的东岳庙前 , 瞽者演唱道情 。 东岳庙与东门早于1970年代拆除 , 熟知地方掌故的孟庆刚先生说 , 以前青州盛行大鼓书 , 东门城墙外的大广场上活跃着拍打渔鼓表演的说唱艺人 。
从青州回来之后 , 再次潜入《云门传》文本迷宫 , 原来隐而未现的山东曲艺背景顿时浮现而出 。
北方大鼓的起源问题 , 一直是俗文学史上的悬案 。 在词话演进至大鼓的路线上 , 中间经过了道情“段儿书”的中转站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云门山后的井塘村 , 演唱曲艺的老人
1958年叶德均先生曾提出:发源于山东的小型段儿书 , 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和河北及东北各地的大鼓书 。 然而迄今没有发现能够坐实叶氏说法的讲唱本子 。 《云门传》正好可以佐证叶德均的假说 , 孕育它的青州方圆二百里地方 , 正是明末清初说唱文学最为密集的区域 。

感受说唱艺人的“腹语”
经历五年的摸索 , 我渐渐成为《云门传》的“个中人” , 甚至仿佛可以接收到作者穿越四百多年时空传来的“腹语” 。 有时我会模仿说唱艺人的口吻来演述《云门传》 , 想象自己就是那位能写会唱的作者 。
原来在案头阅读中觉得拖沓累赘的文字 , 转换到表演语境的沉浸体验中 , 则有吟味不尽之魅力 。 作者煞费心思地卖关子、设扣子 , 吊起观众的期待 , 又时不时联系明代现实生活来点“时事语”——遥想当年作者写出此类“关扣”之时 , 一定曾生出“此处宜有掌声”的自得吧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晚清时期在青州表演曲艺的女艺人
我在硕士阶段跟随康保成、黄仕忠两位老师之时 , 就确立了戏曲俗文学的研究志向;后转至黎志添教授座下攻读宗教学博士 , 也是希望结合道教知识以探究祭祀戏剧的生成环境 。
2009年 , 我东渡日本 , 跟随田仲一成先生从事“中日祭祀演剧”的博士后研究课题 , 借先生在东洋文库担任图书部长之便 , 披览文库的汉籍藏书 , 这才有了与《云门传》的邂逅 。
或许《云门传》就是我学术生涯的“命中书” 。 之前在道教史、文献学、戏曲俗文学、民俗学等学问上的储备 , 一旦集中到了一个文本 , 就会促使自己“使出浑身解数”一探究竟 。 在论证某一个点碰壁的时候 , 换一个学术角度 , 似乎又可以再往前寸步 。
比如《云门传》独有的“复调叙事结构”难题 , 2017年困扰了我一整年 , 等我暂时搁置它 , 经历了青州的田野调查、山东区域说唱文学的梳理之后 , 再阅读《金瓶梅词话》的双人道情记载时 , 之前的难题顿时冰消冻释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与王重民、韩南二位先贤结论相比 , 本书将《云门传》作者及其时代进一步缩小为:文本形成时间应在嘉靖晚期至万历初期(约1550—1590)之间 , 作者是活跃于山东青州一带、精通道家与医术的地方文人 , 目前所存刻本的刊印时间大约可定格于万历中晚期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在研究出发之时 , 对于找到孤本《云门传》这样一个绝佳的文献标本以实现理想中的对“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文献—小说”进行“纽带式研究” , 我曾经满怀希望 。
为孤本《云门传》拂拭去历史的积尘 , 复原它早已被遗忘的文学价值——这是五年来支撑我走出文本迷宫的信念 , 但因限于研究视野与学力 , 对于最后呈现出来的小书 , 仍心中惴惴 。
我真诚地希望 , 本书能够引起学界同仁对于类似《云门传》这样“文学史失踪者”之关注 。
最后我要感谢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在过去十年多次接纳我前往访学 , 本书的大部分文献资料受惠于这两所机构的丰富库藏;访日期间 , 田仲一成、户仓英美、丘山新、大木康、菅丰、上田望诸位教授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1924年11月 ,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拍摄的云门山佛教石窟照片 , 左方的庙宇建筑是关帝庙(现已拆除) , 后上方的石刻即唐代赵居贞《云门山投龙诗并序》石刻 。 图片采自《中国文化史迹》 , 东京法藏馆1939年版 , 第7册第71页
在青州的田野调查 , 我得到了叶涛、孟庆刚、刘玉斌、孙全铭、孟宪涛、黄伟诸位先生的指引 。
在写作过程中 , 陈泳超、石雷、侯冲、潘建国、王见川、胡胜、黄晓峰、魏斌、李开升、许蔚、吕博、王天然、赵毓龙、祝鹏程、郜同麟、林昌丈等师友给我许多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 本书的部分章节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发表 , 得到陈斐、马勤勤二位编辑的匡正 。
笔者自2013年加入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这个朝气蓬勃的研究集体 , 不断受到徐正英、朱万曙、郑志良诸位教授 , 以及学院领导和老师的鞭策与勉励 , 常怀感恩之心 。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 尤其感谢徐正英教授领衔的“古代特色文献文学研究”课题资助 , 初稿写成之际 , 徐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细读书稿 , 给出许多富有学识的考辨和校正建议 。
责编孟庆媛女士与我早在将无同院长麾下“西坝河文史研究院”网络虚体形成之时即已熟识 , 通过本书的编辑出版 , 我见识了她“线下”的学术实力与中华书局编辑的专业素质 , 谨此致谢!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勘破狐狸窗》
最后 , 我想借助此书的出版 , 表达对于父母的热爱 。 父母只养育了我和姐姐两个女儿 , 在潮州这样一个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的传统宗族社会 , 父亲在他的兄弟和亲戚朋友之中常有“抬不起头”的遗憾 。
父辈的遗憾却成为我一直默默努力的强大动力 , 我从中山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 , 再到南开大学、东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步履蹒跚却一直勉力前行 , 父母总是以我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为自豪 。 我希望我的每一份努力 , 每一点成绩 , 都能成为父母骄傲的资本 。
我知道 , 写下这段话 , 父母会如以往读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字那样 , 反复阅读这篇后记 , 我虽然没有在生活中对他们说过“我爱你们” , 但我相信 , 这句话他们一定感受过无数次 。
作者简介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新书推介|吴真:《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本文图片

作者近照
吴真 , 广东潮州人 , 中山大学文学硕士 ,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 曾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从事博士后研究 , 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 ,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 , 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
从事戏曲俗文学与道教研究 , 独著《孤本说唱词话研究》(中华书局 , 2020年)、《勘破狐狸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与书事》(三联书店 , 2019年)、《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2年)等;合著《香港道教历史源流及其现代转型》《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等 , 参译《古典南戏研究》等 , 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东洋文库欧文纪要》等刊物发表中日英论文四十余篇 ,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重要唐乐文献《教训抄》整理与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