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选刊|胡学文:关于植物的记忆与想象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胡学文:关于植物的记忆与想象
作者简介
本文插图
胡学文 , 1967年9月生 。 中国作协会员 , 河北作协副主席 。 著有长篇小说《有生》等五部 , 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等十六部 。 曾获鲁迅文学奖 , 《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 , 《小说月报》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八届百花奖 , 《十月》文学奖 , 《中篇小说选刊》奖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 , 《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奖 , 青年文学创作奖 , 孙犁文学奖 , 鲁彦周文学奖 , 《钟山》文学奖 , 《花城》文学奖等 。
关于植物的记忆与想象
文 | 胡学文
写一部以植物为主角的小说 , 这样的构想由来已久 。 以往的小说中虽写过植物 , 但只是作为时间、季节、环境、颜色 , 以及气氛、情绪的证明与点缀 , 如果生硬粗蛮地拔去 , 似乎也可 。 以植物为题的小说很多 , 多是比拟、隐喻和象征 。 这些植物没有堂而皇之地引导小说的走向 。 当然这是叙述的策略 , 使小说更像小说 。 没有写作者愿意轻易冒险 。 和写动物的小说不同 , 动物毕竟有行动 , 与人类的关系更密切 , 而植物因其局限于特定地域 , 除了童话 , 似乎难以成为主角 。 这恰恰是我想尝试的 。
乡间植物繁多 , 我熟知它们的姿态与颜色 , 灯笼草、老牛疙瘩、蜘蛛菜、药鸡花、臭烂香、打碗花……这些名字与科学无关 , 满是泥土的芬芳、经验的气息 。 后来 , 我知道了这些花草的学名:翠雀、沙参、地榆、补血草、老鹳草、飞廉、委陵菜……有趣的是 , 当学名跳入脑中 , 我只能想象其形状与颜色 , 而乡村那些命名和我打招呼时 , 这些花草便有着奇异的魔力 , 我看到、想到的不止是那些摇曳的花草 , 还能想到大地、阳光、空气 , 风的呼吸与蜂蝶的争闹 , 还有与这些花草有关的人物和场景 。 这些乡村世代相传的名字 , 有更多的文化属性 , 这正是我想尝试的原因 。 但构思不成熟 , 几次放弃 。 后来想既然把植物当人写有困难 , 不妨反向进行 , 把人当植物写 。 这并不是创举 , 往宽泛讲 , 人与植物原本就具有相同的属性 , 小说学或可更名为植物学 , 涉及的都是土壤、环境、文化、气候 , 以及太多难以预测的因素 , 不同在于人可以主动选择 , 而植物的选择更为被动 。
【中篇小说选刊|胡学文:关于植物的记忆与想象】《内吸》是一篇目击性的小说 。 我强制自己后退 , 再后退 , 不掺杂 , 不剖析 , 不议论 , 选择了无为与无奈 。 现实或非现实 , 我认为写作者没必要过分在意或排斥 , 如果说世界分为可见的世界与不可见的世界 , 可见的与现实无疑是近亲 , 而不可见的因其丰富、复杂、幽深、微妙 , 则是超现实或非现实的 , 两个世界彼此有关又截然不同 。 若拘于一方 , 囿于一隅 , 定影响写作的格局 。 当然 , 一定要选择 , 可能后者的兴趣点更多一些 。 就如一朵花 , 姿态虽美 , 但熟视无睹 , 很容易失去新鲜感 。 而这朵花怎么拥抱阳光 , 怎么呼吸空气 , 怎么与西风纠缠 , 怎么汲取营养或毒素 , 更具吸引力和想象空间 。 写好它 , 这或许就是小说家的任务之一 。
▽胡学文小说推荐▽
推荐阅读
- 中篇小说选刊|陈河:时间像一层厚玻璃
- 任静美文|单振国丨中篇小说:?应承(大结局)
- 任静美文|单振国丨中篇小说:?应承(一)
- 中篇小说选刊|苏童:短篇小说的低姿态与高尊严——谈谈三个短篇典范 | 写作课
- 道教之音|正文选刊 | “清醒”着修行(征文三等奖)
- 中篇小说选刊|于德北:我曾在雨夜悄然潜行
- 花城|胡学文:小人物是我持久开掘的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