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做到“人均战神”的?( 四 )


百步穿杨的张桃芳吓得美军连厕所都不敢去 。
从洋洋自得的躺在阵地上晒太阳 , 到大小便只能蹲在工事里用罐头盒子解决 , 张桃芳一个人威慑了整个美军阵地 。
单兵作战32天 , 击发442次 , 斩获214杀 , 而自己毫发未伤 , 全身而退 。
【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做到“人均战神”的?】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做到“人均战神”的?
文章图片

他是中国的枪王之王 。
而张桃芳在战场上的彪悍传奇还没结束 。
1954年 , 他报名参加了飞行员考核 ,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层层筛选 , 先后成为我国第三代轰炸机和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
先是创下朝鲜战场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 然后振翅高飞翱翔蓝天守卫祖国领空 。
他是这片国土上真正的开挂战神 。
3.215号车组--陷入弹坑的"死车" , 干掉五辆美军坦克
1953年7月7日 , 大雨连绵、洪水咆哮的夜晚 。
坦克第2师4团2连215号坦克车组接到了战斗指令:压上石砚洞东北阵地 , 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 。
5位坦克兵:车长杨阿如、炮长徐志强、驾驶员陈文奎、装填手师凤山、机电员许仕德 , 他们还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将会是一场毕生难忘的恶战 。
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做到“人均战神”的?
文章图片

215车组的5名坦克兵
在夜色和暴雨的掩护下 , 215号坦克穿过一片泥泞 , 悄悄的驶向石砚洞 , 一发炮弹在正前方爆炸 , 巨大的惯性将坦克推入了弹坑 。
215陷入了泥泞 , 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
距离敌军阵地只有1.4公里 , 天亮后瞬间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火炮攻击下 。 而此时 , 已经天近拂晓 。
五个战士们迅速熄灭发动机放弃了脱困尝试 , 清除坦克履带痕迹 , 将215号坦克伪装成一个土包 , 埋伏在阵地上 。
8日白天 , 在酷日之下五个战士挤在密不透风的铁盒子里 , 坦克里唯一的一台小排风扇 , 为了节省电池电力 , 谁都舍不得开 。 而周围的爆炸 , 一刻都未停止过 。
已经连续作战48小时的战士们 , 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 断水断粮的憋在密闭空间里 。 其中有三人都出现了昏迷 。
指挥部向215号下达了撤退指令:留守两人伺机战斗保护坦克 , 其余人员撤退 。
但没有人愿意离开 。
"215号是离敌军阵地最近的火力点 , 我们还没有暴露 , 我们要为步兵攻坚提供更大的火力支援!"
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做到“人均战神”的?
文章图片

215号原车是在苏德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T-34中型坦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