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 二 )
我还时时想起钱穆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 那样的书名 , 未及开卷 , 就让人体味到儒家的生命观照 , 是那样亲切自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精神生命则发育于师友 。 两种生命皆不偏废 。钱穆以研究中国文化史著称 , 他的回忆录本身就提供了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可信注解 。钱穆没有读过大学 。 但是他在苏、锡、常度过的小学、中学生涯 , 同学中有刘半农、陈天华、瞿秋白 , 教师中有吕思勉等 , 一时人文之盛 , 令今天牛津、剑桥的博士都羡慕不止 。1941年夏 , 他回乡省亲 , 当时声望已不在吕思勉之下 , 吕思勉邀其回母校常州第五中学讲演 , 钱穆恭敬从命 。 一代国学大师 , 与当年的师长比肩而立 , 竟句句以学生自居 。 他谆谆告戒那些年轻的校友:此为学校四十年前一老师长 , 带领其四十年前一老学生 , 命其在此讲演 。 房屋建筑物质方面已大变 , 而人事方面 , 四十年前一对老师生 , 则情绪如昨 , 照样在诸君之目前 。 此诚在学校历史上一稀遘难遇之事 。 今日此一四十年前老学生之讲辞 , 乃求不啻如其四十年前老师长之口中吐出 。 今日余之讲辞 , 深望在场四十年后之新学生记取 , 亦渴望在旁四十年之老师长教正 。 学校百年树人 , 其精神即在此 。钱穆在学问上与新文化运动分道扬镳 , 但是他公正地感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人物提携了他 。 顾颉刚回苏州探亲 , 发现了钱穆的才华 , 推荐他进燕京大学任教 。 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中学教师 , 一步登上了大学讲台 。 后来 , 他与胡适失和 , 但并不影响胡适聘他任北大教授 。 所有这些回忆 , 反过来该能纠正一些时令学人对新文化运动及其人物批评过盛?
鲁迅、胡适、钱穆 , 三人之间 , 一个与另一个相处不睦 。 然而他们却构成了30年代知识界的柱梁 。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 , 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 , 我们曾经有过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三者合一 , 应该成为我们向学生介绍30年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主要形象 。 那是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 , 他们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 , 沉默不语 。
推荐阅读
- 主媒急着为Dominio辟谣,难道这个谣言是真的?
- 这个0.8%,是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 这个曹孟德还是你心中的那个曹阿瞒吗?
- 中年|啥?!老板还在拖欠工资?那你一定要看看这个!
- 学会适应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 总书记|第一观察 | 五中全会后第一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注这个主题
- 网友鬼才多,这个阶梯退休方案还真没啥大猫饼
- 神剧解说|两个优秀的学生, 一个在重点高中, 一个在普通高中, 将来他们有什么差别?
- 唐纳德·特朗普怎么办?
- 你愿意为他们关掉“倍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