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亲爱的麻洋街》讲述了6个家庭的故事,其中有3个家庭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曾家、马家和易家。而在最近播出的剧集中,马达达和易茜茜都开始吐槽父母偏心,甚至都开启了“暴走”模式。
先来看看马达达。马达达的期末考试不及格,把39分改成了89分,牛自莱满屋子追着她打。马达达想当艺人,全家人没有一个支持她。于是,马达达拿钱离家出走,没想到半路遇到小偷,还错拿了姐姐的考试经费。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再来看看易茜茜。郝朴实发现家里的存钱少了,认为是易茜茜偷钱买发卡。易茜茜负气出走,还引发了一场街头混战。如果不是欧小剑及时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在非独生子女家庭里,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一碗水端不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觉得自己处于“劣势”的子女,往往更容易和家长产生矛盾,做出一些冲动不计后果的举动。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麻洋街》已经告诉你了。
父母:不比较,孩子没有统一型号
马达达离家出走,被马骁骁强行带回家之后,说了一番话:
我学习不好怎么了,我的特长你们根本看不见,我跳舞第一名你们夸过我吗?参加全区歌唱比赛第一名,你们连半句鼓励的话都没有。我是学习不好,但我也不是废物啊。我努力了,我尽力了。我也有扶老奶奶,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我也有上前帮助。我从没有主动害过任何人,我是个好孩子。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这段话不仅让父母和姐姐突然安静下来,也让观众们陷入深思。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
在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约定俗成地认为,好孩子就应该是品学兼优,听话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来不给家里人添麻烦的。换句更简单的话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通常都是好孩子。而对于马达达和易茜茜来说,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自己朝夕相对的姐姐和哥哥。
牛自莱经常对马达达说:“看看你姐姐”“你要是有你姐一半”
郝朴实也经常对易茜茜说:“看看东东和南南”
在父母心里,通常都隐藏着一种欲望。“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做不到?父母不甘心,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向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明明一个孩子很优秀,为什么另一个孩子不是这样?父母不明白,所以要求两个孩子都要对齐标准。
然而,事实上,孩子从来都没有同一型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只有正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所幸后来,牛自莱想明白了这一点,让马达达去演电影。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从结果来看,这样的鼓励和支持是有效的。马达达虽然受到了挫折,但她愿意为自己选择的道路继续坚持。
同时,她也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妈妈给自己准备了各种日常用品,生怕自己冷了饿了,回家之后更是心疼自己受伤。爸爸跟着自己去拍戏,不能进组就一直在车站等到天黑。这样的关心绝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自己之前认为的“偏心”。
兄弟姐妹:记得平视,不要俯看
受到父母偏爱的那个孩子,通常都是学习成绩好的,是属于大众眼光的那种“好孩子”“乖孩子”。他们得到了更多赞许的目光和话语,也非常容易把自己定位在一种“优势”地位上。
久而久之,这样的“优势”就变成了“优越感”,也给兄弟姐妹附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这样和世界相处》一书中提到:我们与世界相处,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面对苦难人会有不一样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对优越的渴求和对自卑的抗拒。
自卑和追求优越是成对出现的。当处于“优势”的兄弟姐妹和父母统一战线的时候,即便言谈举止没有过多的含义,也会让处于“劣势”的另一方形成心理自卑。而处于“劣势”的一方仍然抱有对“优越感”的渴望和追求,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可以缓解这样的矛盾。那就是身为兄弟姐妹,自己要和父母的身份地位区分开,当父母施加压力的时候,自己要去解压,而不是加压。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只有这样,才会让处于“劣势”的兄弟姐妹感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是多了一个父母。
自己:敞开心扉,有什么就说什么
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一方面是父母的表现,而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自己的心理感知了。
马达达觉得父母偏心,她采用的方法就是强烈对抗,越对抗就越让父母生气。易茜茜觉得父母偏心,她采用的方法就是逃避,躲起来不肯面对父母。这两种方法都是极端而无效的。
 街里|父母偏心:麻洋街里的2个女生已开启“暴走”模式
文章图片
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心平气和地阐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