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大爆炸时代:给「大厂」打工的数据「包工头」们

数据|信息大爆炸时代:给「大厂」打工的数据「包工头」们
图片

尼尔·波兹曼:人们如此频繁而热切地使用「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和「信息社会」之类的词语 , 我们显然已经意识到 , 信息的形式、容量、速度和背景发生的变化意味着某种东西 , 但除此之外 , 我们没有想得更多 。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最近 , 蚂蚁集团的IPO几乎聚集了资本市场上的所有目光和热度 。 事实上 , 除此之外还有几家「数据」公司的IPO动向同样值得关注 。
不久前 , 万国数据宣布将回归港股二次上市 。 最新消息显示 , 万国数据二次上市的最终发售价格为每股80.88港元 , 募资总金额(在扣除承销费及发售费用前)预计约129.408亿港元 。
在今年浩浩荡荡的归港上市潮中 , 于2016年登陆纳斯达克、总市值约140亿美金的万国数据市场关注度并不算高 。
但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万国数据的表现——四年来市值增长超过800% , 被平安集团、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和高瓴资本先后入股 , 毫无疑问这是一家备受资本追捧、站在「风口」上的公司 。
无独有偶 , 今年10月1日 , 一家名为秦淮数据的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 , 红杉、世茂和碧桂园作为其IPO基石投资者 , 机构超额认购数接近20倍 , 创下近期中概股赴美上市认购倍数新高 。
这两家被重金押注的公司其实同属于一个赛道——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即互联网数据中心 , 概念本身是指为有互联网需求的用户提供集中存放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设备的场所 。
打个比方来说 , 就像可口可乐的生产商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 , 并且对他们进行仓储管理和物流管理一样 。 在互联网时代 , 作为一切价值创造基础的「数据」同样需要存储和管理 , 而且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场地之外 , 客户对于数据储存、管理和传输等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
从某个角度来看 , 它才是数字化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 。 而在IDC赛道爆发的另一面 , 我们也可以看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蕴藏的机会、挑战 , 以及它背后血腥又残酷的现实 。
1
超高速「赛道」
我们常常说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
根据工信部数据 , 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1220亿GB , 同比增长71.6% 。 于我们而言 , 数据和流量可能就是刚刚刷过的一屏热搜 , 但是对于IDC服务商而言 , 这催生的是个庞大的商业市场 。
公开数据显示 , 2019年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为1562.5亿元 , 同比增长27.2% , 而在此前的五年里 , IDC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1% 。
具体来看 , 前述两家公司中 , 从2017到2019年 , 万国数据的营收规模从16.16亿元增长至41.22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为36.63%;秦淮数据的营收规模更是从2018年的9800万元一跃攀升至2019年的8.53亿元 , 一年暴增770% , 而在2020年上半年 , 其营收已经达到8.1亿元 , 直逼上年全年营收规模 。
后者的营收暴涨固然有一些并购的因素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是更根本的原因 。 因为 , IDC产业链上的下游需求方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变革 。
根据中数盟的数据 , 按销售额计算 , 2018年中国IDC核心客户群体为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 , 销售额比重分别达到37%、25%、19%和12% 。
其中 , 云计算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市场 。 2019年 , 中国公有云市场收入仅次于美国 , 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 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加速「上云」 。
尤其2020年 , 受疫情影响 , 居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的加速崛起 , 消费者们的行为正在发生持续性的结构变化 , 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云服务和数据中心服务的需求增长 。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 , 中国云服务市场的收入预计将从2019年的人民币149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452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4.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