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支付宝2万亿市值背后的10个关键“第一”( 二 )


为了能够说动银行,支付宝的人几乎跑遍了全国的银行发现,发达地区的分行是业务体系的夹心层,会以更超前和包容的眼光对待新技术 。
两年死磕下来,合作银行到了160家,支付成功率提高到了95%,也为日后移动支付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
2011年7月,支付宝在国内首个推出二维码支付功能 。 结果刚出世就遭遇滑铁卢,接踵而至的安全问题迅速浇灭市场的热情,产品团队在内部也备受上级质疑 。
有人不信邪 。 2012年9月一个凌晨,支付宝内部论坛出现了支付宝产品经理可乐的《来谈谈支付宝无线化吧》的帖子 。 文章把支付宝在移动端的无作为狠批了一通,言辞犀利 。 帖子很快被置顶并在公司内疯传,同事纷纷顶帖回复,包括当时的CEO彭蕾 。
很快,可乐想要的“我喷工作室”成立 。 在这个工作室里,出现了声波支付,扫身份证快速注册、电磁支付、光子支付,还有可乐念念不忘的二维码支付的各种版本,正扫、反扫、单离线、双离线……
技术方向越来越清晰,到了2013年,支付宝的人到处跑超市、便利店,说服了千千万万愿意吃螃蟹的小店主接入移动支付,经过2年时间,2014年支付宝策动了双12,直接点燃了二维码支付的用户热情 。
担保交易、快捷支付、扫码技术,加上后来的刷脸支付技术和用于公交车的双离线支付 。 这五次革新不仅让支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支付服务商,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支付之国 。
5次关键降门槛 中国数字办事开启弯道超车
蚂蚁招股书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使用支付宝APP其实是使用数字支付以外的生活服务,包括出行、办事、公益、理财、贷款等 。 支付以外的业务,已经撑起了蚂蚁集团的大半壁江山 。 这些业务最主要得益五次关键的“降门槛”创新 。
2008年,推出水电煤缴费,中国老百姓第一次在网上缴纳水电煤气费;
2010年,发明无人工审批的纯信用贷款,第一次贷款可以无抵押物、无担保人;
2013年,推出余额宝,货币基金的门槛第一次降低成1块钱;
2016年,推出蚂蚁森林,老百姓第一次实现手机种树,绿色公益门槛降低;
2019年,推出相互宝,获得医疗保障第一次做到先保障、后付费 。
与此同时,支付宝内部的质疑声越来越多,有人说,生活缴费业务太鸡肋,太低频,是一个月一次的「大姨妈」业务,性价比太低 。
2010年,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在一次高管会议上力排众议,说生活服务缴费不但要继续做,还要大做,“这些苦活累活别人看不上不愿意做,但这恰恰就是支付宝的命 。 别问值不值,就问要不要 。 ”
这些几块钱理财贷款,省几分钟时间的生活服务,看似微小,结果却成为了打破二八法则的武器,大部分商业公司服务头部20%的人,赚80%的钱,而蚂蚁集团的商业模式是,降低门槛,服务80%的人,从而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果 。
由于这些关键的门槛降低,国内数字金融、数字办事、数字公益在全球范围内弯道超车,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服务小微最多的银行、最大的互助社区、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项目都花落中国 。
【|盘点支付宝2万亿市值背后的10个关键“第一”】过去这些年,几亿人种过树,缴过费,余额宝上存过钱,相互宝里救过人……谁还不是个和蚂蚁一起吃掉螃蟹、撼动大树的人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