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月经羞耻”,“互助卫生巾”只是一小步
▲上海大学生在校内安装卫生巾互助盒 , 拒绝“月经羞耻” , 多校学生加入活动 。“应急用 , 拿一片放一片 , 共同维护 , 放回品牌不限 。 ”今天 , 新京报一篇关于“高校卫生巾互助盒”的报道引发热议 。据了解 , 华东政法大学一女大学生受到活动发起人梁钰的启发 , 在校园教学楼厕所内放置卫生巾互助盒供女性应急使用 , 并放在显眼位置 。 该学生表示 , 这是为了反对“月经羞耻” 。当然 , 卫生巾互助盒行动也伴随着不少争议 , 但活动推动人梁钰坦承——“看见才是改变的开始 , 月经羞耻会随着一次次的讨论逐渐脱敏 。 ”都2020年了 , 把“月经”二字说出口还那么羞耻吗?很遗憾 , 答案仍是肯定的 。月经 , 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 。 对全世界接近一半人口的女性而言 , 月经伴随其人生走过大半旅程 。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 , 按平均数计算 , 12岁月经初潮直至50岁为止 , 女性一生经期在400-500次左右 , 累计长达7年左右 。在人生2500多天的时光里 , 要使用约一万片卫生巾的女性 , 却屡屡遭遇“月经羞耻”的尴尬——学生时代 , 体育课突然遇上生理期 , 女生不敢向男老师请假 , 羞于说出“来了例假”;课间小心翼翼从包里摸出卫生巾 , 藏在袖子里才敢奔向厕所;上班后 , 也要时刻注意APP里记录的生理周期 , 生怕发生裤子弄脏的失态……对月经这个词本身的禁忌 , 环绕于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 买卫生巾时 , 商家会特意用黑色塑料袋包装;用大姨妈、生理期、例假、亲戚、那个、倒霉了……一系列称呼 , 代替说不出口的月经二字;面对公开镜头 , 女性谈论月经 , 似乎也成为不体面的表现 。今年以来 , 围绕“月经”这一“她问题” , 已有数次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 年初 , 女性抗疫人员驰援武汉 , 有爱心博主为援鄂女性医护人员捐赠经期用品;年中 , 散装卫生巾引发“经期贫困”的话题讨论 。 直至今日 , 卫生巾互助盒行动 , 又一次将“月经羞耻”问题推上舆论关注焦点 。▲卫生巾发明100周年:从古至今女性如何一步步挣脱“月经羞耻”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让女性群体“自信地谈论月经” , 让“她问题”得到重视 , 需要打破禁忌思维 , 为正常话题祛魅 。不容否认 , 对月经话题的遮掩 ,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 。 对女性而言 , “月经不可说”被视为理所当然 。 而人们未能“脱敏”的原因 , 很大程度来自“性教育”的缺失 。 污名化及调侃女性生理现象 , 某种程度上 , 可以视为谈“性”色变衍生出的副产品 。对月经的遮掩 , 也并非哪个国家、地方独有的现象 ,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 国外也会用Aunt Flo(大姨妈)、Shark week(艰难的一周)、Girl time(女孩时间)、Monthly visitor(每月来客)等来代替经期 。 在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经革命》里 , 在被问到“什么是月经”时 , 村子里的印度男性 , 有的摇摇头说不知道月经 , 有的给出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答案:月经是一种病 , 大部分得病的是女人……恶搞女生是“千万不能惹每月流血还不死的生物”;以为月经如广告中一样是蓝色的 , 每次只来一天 , 每包卫生巾只有一片……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很多问题 。 在韩剧《有点敏感也无妨》中 , 男主管以为月经能憋住 , 责骂因月经而要求上厕所的女员工 , 个中的无知 , 也在加剧月经“脏”的偏见 , 让女性破除“月经羞耻”这件事变得难上加难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 一点一滴的改变正在发生 。 2015年 , 伦敦马拉松比赛上英国女孩基兰·甘地任由经血流淌 , 打破了某种禁忌 。 火遍全网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昨天来例假了 , 今天有点乏力 。 ”她大方谈论月经的举动 , 打破了体育不谈月经的禁忌 。在这一次的“高校卫生巾互助盒”活动中 , 我们也惊喜地看到了这样一条互助留言:“这是我首次购买卫生巾 , 我是一名男性 , 女性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 请自由使用 。 ”正视女性处境、争取女性平等和权利 ,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 看见“她问题”、打破所谓的禁忌、为“月经羞耻”脱敏、帮助贫困地区女性摆脱“经期贫困”……这都是解决的开端 。作者:白晶晶(媒体人)
推荐阅读
- 胡忠玉|山东临沂因公牺牲胡忠玉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被犯罪嫌疑人刺死年仅23岁
- 告别996,去大排档做小老板
- 告别996,去大排档做小老板的年轻人,赚到钱了吗?
- 老街|告别拎马桶、水泥路铺到家门口…这个老街改造让居民拍手称快
- 《明月曾照江东寒》收官 于朦胧告别林放全新出发
- 网络小贷|这份征求意见稿来了 网络小贷有望告别野蛮生长
- 中国新闻网|高丰文遗体告别仪式在沈阳举行 他率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 雷林鹏职场:职场小白怎样快速变得成熟得体?
- 毛洪涛遗体告别仪式,成都大学校长未到场
- 近千人参加成都大学书记毛洪涛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