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课堂改革是良心工程

_原题为 课堂改革是良心工程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朱冬怡最近很忙 。
参加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师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 , 主持陕师大2019年“教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专项基金项目 , 研究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模式 。 当然 , 朱冬怡更主要的任务是上课 , 这也是她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她的英语课早已没有了“满堂灌” , 除了充满故事感外 , 还有充分的小组合作与互动对话 。
在陕师大外国语学院 , 一场课堂改革正在发生 。 英语系副主任丁礼明早在2013年从英国归来就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 学院为每届学生在第六学期特别开设了“教学设计工作坊”课程 ,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 英语系主任吕敏宏说 , 每期工作坊培养计划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 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体现“实践性” 。
“有人说 , 让学生讨论是教师在偷懒 , 实际上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挑战更大 。 ” 丁礼明说 。
在陕师大外国语学院 , 这样的变革源于一线教师的改革自觉 。
“课堂改革有自上而下的倡导推动 , 但更多时候源于教师的主动求变 。 我们学院的课堂改革就是这样蔚然成风的 。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全国说 。
课堂教学范式转型
陕师大在陕西打响了高校课堂革命“第一枪” 。
自2014年开始 , 陕师大就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区域课改协同创新机制 , 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即大学、中小学、政府、媒体协同推动机制 , 纵向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学段贯通深化机制 。 陕师大教务处处长李贵安说 ,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 就是要倡导一线教师从“教中心”转变为“学中心” , 推进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 。
2017年陕师大启动了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 大赛旨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 引导广大教师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 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 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 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 发挥大赛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 以赛促教 , 以赛促改 ,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
在这一背景下 , 陕师大外国语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合作学习 ,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实现“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 。 陕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说:“课堂改革是良心工程 , 主动投身改革是一种责任 。 ”不管在专业教学还是公共教学中 , 外国语学院的教师都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 大胆质疑 。
王启龙对课堂改革的前路很有信心 。 在他看来 ,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拥有无限可能 , 线上教学作为实体课堂的有益补充 , 以技术优势反哺线下教学 , 进而推动教学范式转型 。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更深远的考量是 ,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会走向教师岗位 , 他们的脑袋里不能装陈旧的东西 , 如果他们接受了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 走上讲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课堂 , 未来将会引发“蝴蝶效应” , 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改的生力军 。
到中学课堂“看课改”
近年来 , 陕师大外国语学院每年都会带领学生走进中学课堂观摩学习 。 他们先后走进陕西省宜川中学、陕西省高陵一中、陕西省蒲城县芳草地学校、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等课改学校 。 2016年4月 , 刘全国还与陕师大课改团一起赴河南省汝阳县圣陶学校考察课堂改革经验 。
王启龙认为 , 作为师范大学的外国语学院 , 师范是底色也是特色 , 要带领学生深入中小学了解最新的课改动态 。 于是 , 鼓励本科生走进中小学课堂成为外国语学院的一项新举措 。
那么 , 学生在中学课堂里看到了什么 , 又有什么样的触动呢?
2016级学生孙茹苓在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看到了教师对“参与无错”的支持态度 。
孙茹苓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中这样写道: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会觉得一定要有十足把握才站起来回答问题 ,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回答错误成了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 在杜郎口中学只要勇敢站起来分享自己的看法 , 就会得到鼓励 。 在杜郎口中学 , 活跃的课堂氛围与传统学校教师自说自话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两年前 , 本科生朱丽玉对媒体报道的杜郎口中学印象并不好 , 认为它的模式是作秀 。
“但是经过几天的观摩学习 , 我觉得是我的偏见太深了 。 被传统模式束缚太深太久以致于不敢去接受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 因为它不符合常规 , 所以很多时候会选择为自己的模式辩护 , 而对新的事物产生偏见甚至敌意 。 ”
“改革总是伴随质疑的 , 因为改革就意味着要突破舒适区进行摸索 , 要重建自己的价值体系 , 但我认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没有完美的课堂 , 只有更好的课堂 。 ” 朱丽玉在日志中这样写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