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过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走到了“十字路口”,轮到观众教他们做人了
这几年,电视剧热潮带来的“收视红利”日渐式微,综艺娱乐节目成为撑起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中流砥柱。
正因为大家都将综艺节目,作为提升收视率的“灵丹妙药”,大干快上和跟风效应的影响,让这场火热异常、竞争激烈的综艺节目热潮,变得亢奋而焦躁。
文章图片
彼时,观众们忽然间发现,“韩潮”退了,综艺却来了。
当大家意识到,靠着“车祸、癌症、治不好”的韩剧老三宝,已经无法再次“感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时,翻版韩国综艺节目成了各家卫视“保收视率”的不二法宝,“拿来主义”成为娱乐节目野蛮竞争时期,最明智的策略。
文章图片
于是,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到《我们相爱吧》、《真正男子汉》,一系列“拿来”的综艺节目,靠着亲近明星、频繁互动、戏剧性强的亮点,满足了国内观众对娱乐的急迫需求。
看到如日中天的明星们,如林家小妹般的卖萌、发呆,看到影视剧中无所不能的主角,在游戏中略显笨拙的可爱表现,观众们觉得很惬意、很满足,笑出了声来。
文章图片
综艺节目对整个娱乐圈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利益大蛋糕。综艺节目依托明星效应创立了品牌,明星从综艺节目中获得了可观的关注度,这种良性循环几乎盘活了娱乐圈,让“明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为“粉丝经济”和“流量为王”提供了重要的输出平台。
文章图片
娱乐化本身没有错,错在了过度的娱乐化和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随着各家卫视竞争的加剧,特别是财大气粗的网络视频平台,也开始强力输出综艺节目,试图分得娱乐领域的一杯羹。
国内的娱乐节目变得越来越倾向于“娱乐至死”,为了吸引眼球、制造亮点、运营炒作,为了所谓的创新创优,为了和别家综艺节目与众不同,甚至可以不顾一切。
文章图片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在白热化的竞争中逐渐显露疲态,“二八效应”开始显现,带来巨大的“挤出效应”,优胜劣汰让综艺节目走到了重新洗牌的十字路口。
【 效应|过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走到了“十字路口”,轮到观众教他们做人了】娱乐太久了,看多了也腻。随着口碑效应逐渐显现,观众将会不约而同的用脚投票,教那些唯利是图的娱乐节目如何“做人”。
推荐阅读
- 娱乐最小编|伊能静有多“壕”?双十一用3个号买900件商品,光一个面霜就万元
- 秦岚|演员秦岚入围某奖项 细腻演技屡获好评
- 七品娱乐|农村宅基地收费时代到来,三类人需要缴纳,农民需注意这些问题
- 九酷娱乐|柿子到底不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买到家后不熟怎么办?教你几招
- 国民闺蜜|太疯狂!私生粉追尾导致木子洋受伤,坤音娱乐发文回应
- 娱乐有饭|郭艾伦微博晒出“买家秀”并晒出和@李易峰 聊天记录
- 毒说娱乐|赵薇和尔冬升的缘分,27年前就已经开启,意义重大
- 娱乐小仔|被赵薇说矫情,杨幂力捧多年仍不红,她的傲气堪称现实版顾里
- 云图娱乐|梅艳芳前男友被曝背妻偷吃,对象是小25岁富婆,已秘密交往5年
- 娱乐苑|芒果晚会两大看点:钱枫胖出新高度,沈梦辰舞伴被抢,台上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