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的三大历史之谜
刘邦丰西释徒之谜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 距离西北咸阳数千公里之外的楚国故地丰县 , 发生了一起事件—— 一群本来要被送到郦山的役夫逃亡了 。 押送这群役夫的是刘邦 , 当时他的身份是泗水亭长 。 役夫中途逃亡的原因不明 , 刘邦估计这一路上远去西北 , 役夫也逃得差不多了 , 无法向朝廷交差 , 自己横竖是死 , 于是干脆将他们全部释放了事 。
文章图片
刘邦斩蛇起义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第二年 。 公元前209年 , 陈胜、吴广等一群戍卒赶赴渔阳 , 途中遇雨 , 耽搁了行程 , 他们估计到了渔阳必定误期 , 按秦律当死 , 于是干脆撕开了亡秦的序幕 。 但刘邦不一样 , 他是亭长 , 这叫知法犯法 。 而且正处于47岁的中年 , 上有老下有小 , 自己逃掉后 , 家人怎么办?
奇怪的事情还有很多 , 譬如 , 陈胜、吴广等人还有都尉押着 , 刘邦却并无朝廷护送兵力 , 难道他只是一个人?刘邦释放役夫的地点也颇为奇怪——丰西泽 , 即丰邑(今江苏丰县县城)的西边 , 距离刘邦的老家沛县充其量八十里 , 又是淮北平原 , 路途平坦 , 步行一天左右就可到达 。 刘邦押送役夫的任务是沛县令交给他的 , 也就是说 , 这群役夫逃亡及后面的纵徒事件 , 发生在他们刚刚出发的第一天 。
这些役夫的逃亡是怎么实现的?押送役夫算得上是当时一件大事 , 难道事先没有任何防备和预案?刘邦也不是初次办这类差事 , 此前他曾多次赴咸阳公干 , 应该说 , 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 先来看看刘邦反秦起义之前在故乡丰沛的所作所为 。 作为大秦帝国最基层的领导(亭长) , 刘邦做了这些事:
一是广交朋友 。 史书上写他“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 好酒及色” , 其实这是他的交友方式 。 因为出身农家 。 又不好好干活 , 没有家庭背景 , 也无政治资本 , 无疑交不到上层人物 , 只能交一些和他一样的底层人物 , 通过拉近关系、建立感情来交友 。
他的朋友主要是县衙门里的官吏 , 如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 , 又常相助于他 。 另有县吏夏侯婴 , 为保护刘邦被严刑拷打 , 坐牢岁余 。
刘邦还有一批玩得好的乡野百姓 , 如与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卢绾 , 刘邦因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时 , 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后来刘邦起兵于沛 , 卢绾又以宾客的身份相随 。
各种迹象表明 , 他结交朋友 , 丰西纵徒等都是有预谋的 。 否则 , 他也说不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话来 。
二是组织“地下活动” 。 刘邦于距离丰县县城较远的一个偏僻地方纵徒 , 显然是为了避免丰、沛二县遭受连坐 。
那么 , 司马迁为什么不直书刘邦这段经历呢?惟一的可能就是他不想将刘邦描述成一个早有预谋的造反者 , 因为在司马迁眼里 , 刘邦是“大圣”(在《史记》中孔子是“至圣”) 。
刘、项相争赢在哪
刘邦胜在哪?项羽败在哪?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 。 大家共同的倾向是相信刘邦所总结的那样会用人 , 而项羽这边人才流失极为严重 , 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张良、萧何、韩信)三者 , 皆人杰也 , 吾能用之 ,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得人则胜 , 失人则亡 , 毋庸讳言 , 这是楚汉相争孰胜孰败的重要原因 , 但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 , 赢在长远战略 , 败在短视行为 。 从反秦动机上看 , 刘邦有统一天下之志 , 项羽只是出于复仇 。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项羽好杀 , 这是最短视的做法 , 定陶一战中 , 不听原楚国令尹宋义劝告的项梁战死 。 刘邦和宋义 , 成为楚怀王麾下两支主力 , 项羽只是宋义手下一偏将 。 后来 , 项羽斩杀宋义 , 夺取军政大权 。 宋义纵然有举兵不进 , 想坐观秦赵相争之过 , 擅杀统帅 , 项羽之骄功急进如此 , 也因此丧失了西进咸阳的先机 。
推荐阅读
- 刘邦|刘邦8个儿子,竟有5人死于妇人之手
- 项羽|项羽为何宁死也不愿过江?因想通了一件事
- 项羽|单挑的话,历史上谁能打败项羽?唐末时期第一猛将可能算一个!
- 刘邦|刘邦明知在他死后,戚夫人日子不会好过,为何却不赐死吕雉
- 项羽|刘邦临终前,才得知当年在乌江边,项羽为何最终放弃逃生!答案太意外!
- 韩信|历史上白起,韩信,项羽三大战神打仗谁更厉害?
- 韩信|历史上五大战将:人屠白起,兵仙韩信,而他与项羽齐名却少有人知
- 项羽|刘邦真是到临终前才明白了,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吗?
- 项羽|楚汉传奇13:项羽一人勇闯郡守府,杀的官兵丢盔卸甲斗志全无
- 项羽|为何有人会说,龙且之死才是项羽灭亡的直接原因?这是一个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