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论道》节目中说:当下的中国 , 是全世界最典型的AB面国家 , 既有充满希望的A面 , 又有让人失望的B面 。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中国 , 正在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 , 过去居住的村庄、社区范围小 , 祖祖辈辈在一个地方生活 , 家长里短邻里相互都知道 , 整个区域就像一个家庭一样 。 大家知根知底、相互信任或了解 , 那时是“熟人社会” 。而如今 , 中国的老百姓正在逐渐摆脱土地束缚 , 他们的生活轨迹已经不同于祖祖辈辈 , 无论是村庄还是城市的社区都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城市化、人际关系李兴华、社会关联“非共同体化”和社区公共权威衰弱化的诸多特征 。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熟人社会”的运作模式“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 , 人际关系形成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 , 人们由于血缘、地缘、业缘、联姻等方式关联 , 彼此直接或间接的熟悉 。在这个网络里大家互相关照 , 低头不见抬头见 , 除了法律 , 在乡土社会中 , 人们的行为被道德约束着 。在乡土社会中 , 基本一个村子的人祖祖辈辈都在一起生活 , 每个人都熟悉周围的人 , “熟悉”就是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 这种特征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 , 无须选择 , 虽不是父母兄弟 , 但是形同父母兄弟 。白岩松所说的中国老百姓的AB面 , 就是在这种“熟人社会”中 , 中国老百姓是讲义气的、有道德的、仗义的 , 在这个环境里 , 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极高 。他举例子说 , 在广西的一个村庄 , 百年来一直有个习俗 , 卖菜的从来不收摊子 , 把菜和价格摆在那里 , 买菜的各取所需 , 然后自己把钱仍在筐子里 , 就完成了交易 , 而且多年都不曾差账 。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这个现象我曾在日本富士五湖景区见到 , 中国游客感叹日本人的素养 , 其实在我们国家的熟人社会中也是存在的 。“熟人社会”的运行规则是“人治” , 一方面人人心中有杆秤 , 有一个道德底线 , 另一方面 , 人们行事也多半是根据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以及感情的深浅程度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国人好面子 。在熟人圈子里 , 我们时刻感受到被人的约束 , 生活的半径这么小 , 有什么事发生基本是很快就传遍一个村子 , 我们好面子 , 所以我们即使有异心 , 也不好意思轻易去破坏约定俗成的规则 , 这要传出去 , 以后可别想在村子里混了 。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陌生人社会”来临当下社会 ,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 我们逐渐进入“陌生人社会” , 这是现代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认为 , 现代性影响下的世界同传统社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 标志性是时间、空间的分离 , 传统的社会中这二者是绑定在一起的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 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成为可能 。这就形成一股力量 , 作者成为脱域机制 , 意思就是从时间、空间中脱离出来 。 它又两种类型 , 一种是象征标志 , 另一种是专家系统 , 二者都是抽象系统 。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 , 象征标志就是相互交流的媒介 , 比如红绿灯 , 它能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能在脱时空的情况下被很大一个区域的人们所共同认可 , 人们知道绿灯行、红灯停的规则 。 在比如货币 , 她的流通也是在脱离时空的情况下受到另一方的信任 。 专家系统也很好理解 , 现代社会分工的不同 。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虽然我们不会设计大楼、不动楼房建造的专业知识、也不会安装电梯 , 并且不认识楼房设计师和电梯安装者 , 但是我们买房就是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 , 更准确地来说是我们对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信任 。 这是吉登斯解释的现代性制度变迁改变人们认知结构的变迁结果 。现代性给人际关系带来了什么结果?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也作出了描述:我们走在街上 , 保护我们的警察是陌生人 , 威胁我们的罪犯也是陌生人 。 给我们灭火的消防员是陌生人 , 教育我们孩子的也是陌生人 。在陌生人的社会里 ,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运行规则之上的 , 人们相互间的很多关系被“货币化” , 淡漠了“熟人”间“关系”的作用 , 强化了社会分工的职能作用 。白岩松:中国AB面,老百姓正在向公民转变
中国老百姓的AB面所以白岩松说 , 在熟人社会中道德感极强的中国老百姓 , 到了陌生人社会里 , 开始占便宜 , 开始没有道德感、正义感 , 开始没有底线 。 于是我们太容易下结论 , 说某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然而 , 别说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不可能从来不生邪念、恶念 , 即使是文学创作中还要讲求一个人物形象的立体而不是平面化 。 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片面的答案 , 而忽略了人性是复杂的 , 社会哲学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中国人在孔孟时代就在讨论“人之初 , 性本善”还是“人之初 , 性本恶” , 但其实现实是人性受到环境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