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嘀嗒出行率先进军IPO,“长期主义”破解中国交通之困

_原题为 嘀嗒出行率先进军IPO , “长期主义”破解中国交通之困
主义|嘀嗒出行率先进军IPO,“长期主义”破解中国交通之困
文章图片

长期主义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 , 而且不能中断你在做的事情 , 还要持续地不被诱惑 。 一旦中断 , 前功尽弃 。 只有长期主义者 , 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 ——罗振宇
作者 | 龙老师
出品 | 子弹财经
出乎所有人意料 , 在9月1日刚过完自己6岁生日的嘀嗒出行 , 于10月8日 , 竟先于出行领域的所有平台向港交所率先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 为此 , “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有望花落嘀嗒 。
之所以出乎意料 , 是因为这是一家很低调的企业 , “低调”到让人们觉得它“存在感弱” 。
然而 , 嘀嗒出行低调不假 , 但它的业务存在感却不弱 。 截至到2020年6月30日 , 嘀嗒出行注册用户数超1.8亿 , 顺风车注册车主超1800万 , 认证车主超过980万 , 认证出租车司机73.5万;在366个城市开展运营顺风车业务 , 在86个城市开展出租车业务 。
这已经稳稳是行业赛道第二大的量级 , 在由出租车、网约车及顺风车三者构成的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 , 比之行业最大巨头而言 , 嘀嗒专注顺风车和出租车 , 同时在这两个赛道的运营也更加精细、更早地达到盈亏平衡 , 根据招股书 , 2019年 , 嘀嗒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 , 市占率66.5% , 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 , 同时也是数字化扬召业务的开拓者及领先出行平台 。
所以 , 这是一个低调的巨头 。 然而 , 也正是由于其低调 , 有不少萦绕于其间的问题 , 公众亦颇多误读 。 本文曾尝试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 , 做一研究并呈现一些问题的真相 。
一、嘀嗒 , 并不是滴滴的镜像
至今有很多人认为 , 嘀嗒在顺风车领域的领跑位置 , 源自于抢占了行业巨头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因安全问题而长期停运的时间窗口 。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认知 。
所谓的“似是” , 是因为滴滴的顿挫 , 也似乎让出了一些市场空间;所谓的“而非” , 则是因为顺风车市场本身有极大的增量空间 , 天花板很高 。 故而 , 即便没有滴滴停摆一事 , 嘀嗒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发展至今天的程度 , 所差的 , 仅是时间的问题 。
「子弹财经」这么说 , 是有数据依据的 。
按照近期公安部的数据而论 , 全国私人轿车数1.37亿辆 , 如每天上路一次产生行程近1.4亿次 , 而仅需要其中10%的行程参与共享出行 , 顺风车市场的日订单量就能达到1400万 。 所以说 , 顺风车市场空间足够大 , 可以容得下多家平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共荣共生 。
但2018年行业的突发变故 , 让嘀嗒的发展提速了 。 人们把这次行业变故带来的结果戏称为“滴滴跌倒 , 嘀嗒吃饱”或者是“嘀嗒捡漏滴滴” , 这样的说法看上去不无道理 , 但一旦你对出行的理解能够更透彻一些的话 , 就会发现这种看法也确实只能是戏言 。
原因是 , 不同于其他市场 , 出行市场是强监管下的市场 , 而不是强市场上的监管 , 前者以监管为本 , 在监管的基础上 , 开展市场活动 , 后者以市场为基础 , 在市场活动的基础上实施监管 。 前者强调要把系统性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 后者为了发展 , 甚至可以野蛮运营 。
主义|嘀嗒出行率先进军IPO,“长期主义”破解中国交通之困
文章图片

而顺风车市场恰恰就上演了一幕由于平台对市场和监管关系认识不一而造成的命运分野 。
事实上 , 早期的顺风车市场 , 有非常多不规范现象 , 比如 , 有些企业会因为网约车(快车)的合规难度较高 , 默许一些快车车主以顺风车身份运营;又比如 , 此前的顺风车行业流程不规范 , 很多现在已经公认的安全隐患 , 当时都没有及时“排雷” , 这就使得顺风车体系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变大 , 直到恶性事件的发生 。 而在强监管的市场条件下 , 一旦发生恶性安全事件 , 对于涉事的平台来说 , 结局就只能是下架整顿一条路了 , 没有一点点防备 。
因此 , 在强监管的市场中 , 如果一个平台没有过人之处 , 都是跟别人用同样的手法运营 , 那出了恶性事件后 , 就不会是滴滴跌倒 , 嘀嗒吃饱了 , 而是滴滴跌倒 , 嘀嗒也必然跟着倒了 。
所以 , 这个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坚持、隐忍和克制 , 如果对行业了解的更深入 , 你会发现 , 其实嘀嗒比滴滴进入顺风车赛道更早 , 而且即便滴滴内部人士 , 也承认嘀嗒在顺风车业务上“有章有法 , 不贪功冒进 , 绝少犯错” 。
因此 , 一句话讲清楚就是 , 嘀嗒更清醒地认识到出行市场是强监管下的市场 , 而不是强市场中的监管 , 因此 , 运营活动的开展必须是在降低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框架内去进行 , 而不是自己野蛮运营然后试着让监管去适应平台的发展 。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从大格局上 , 嘀嗒今天的成绩 , 是共享经济大发展、蛋糕做大的结果;从微观上来讲 , 是嘀嗒谨慎持重、注重精细化运营 , 极少“踩雷” , 因而得到了一个相对来说一帆风顺的发展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