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石城之战:震动西北的明朝版安史之乱( 三 )


坚固的石城 是固原叛军一眼相中的据点
陈价的自信不仅源自兵力优势 , 还在于叛军在当时严重缺乏武器 。 除了先前的部分蒙古军户外 , 大量的依附人口都没有武装 , 更没有军事经验 。
所以 , 巡抚大人觉得可以一举荡平满四麾下的乌合之众 。 但他发现满四主动带着骑兵来向自己挑衅时 , 便怒不可遏的下令全军出击 。 哪怕他们在前一天晚上才完成扎营 , 还是不顾劳累而发起强攻 。
早有准备的满四 , 一路上带蒙古骑兵且战且退 , 成功的将明军带离了原本的营地 。
面对幕僚的疑惑 , 巡抚陈价更是摆出了不能在贼人面前示弱的政治正确 , 强令部队追击不止 。 在来回纠缠了10里之后 , 明军发现自己抵达了石城山下的山谷 。
满四的蒙古骑兵用标准操作吸引着明军追击
蒙古牧民趁机将大量的畜群驱赶过来 , 直接冲散了他们的队伍 。 精疲力竭的明军 , 还来不及应付暴走的牛羊 , 就被尾随而至的叛军攻击 。 对方仅仅使用木头棍棒 , 便将数万官军打的全军崩溃 。 蒙古骑兵再顺势反击 , 将30000明军全部打散 。
经过这场灾难性战斗 , 满四的叛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 歼灭了陕西当地的野战部队 。 他还将明军中的蒙古士兵都招揽到自己麾下 , 并继续用轻骑兵袭击附近的残余官军 。 受到他们的影响 , 明廷送往河西甘州前线的军粮也被劫去 。 叛军势力则增强至20000人 。
依靠畜群掩护 使用木棍的流民击溃了大量官军
冬季鏖战
负责指挥平叛大军的 项忠
眼看局势失控 , 明廷派出御史项忠出马 , 带着万名京营士兵前往继续镇压 。
同时还调集了陕西边境上的50000边军一同出阵 。 以上各路平叛军中 , 不仅有装备大量火器的部队 , 也包括了明军每战必出动的蒙古骑兵 。
1468年10月 , 各路明军分几路前进 , 避免因过于集中而被满四的蒙古骑兵偷袭 。
通过这种分散部署的方式 , 顺利开进石城附近 。 但各路部队在具体时间上仍无法做到同步 , 这就又给了叛军以机会 。 首先抵达的延绥镇边军 , 发现满四已率领精锐出城迎击 。 他们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 被武装升级的叛军给迅速击溃 。
石城本身就坐落于群山谷地之中
这时的明军也发现 , 由于数目扩增过大 , 叛军已经无法全部躲入山上的主城 。 大量的流民因野战能力较弱 , 被安排部署在附近山头和栈道上 。 他们为了抵御进攻 , 也挖掘了壕沟形成新的阵地 。
满四的骑兵则经常出城诱敌 , 再佯装战败后撤 。 企图将官军引入这些壕沟密布的陷阱当中 。 已经屡次因情敌冒进而被挫败的明军 , 则改变思路 。 利用兵力优势发起分头进攻 , 准备拿下石城附近的各山头 , 形成彻底围困局面 。 大将毛忠带着4000精锐边军从侧后登山 , 而另一位大将刘玉则从正面的山路发起佯攻 。
但石城叛军的坚韧程度 , 还是超出了明军意料 。
虽然在外围战斗中 , 大量流民据守的山头被明军突袭拿下 , 但精锐守卫的主城却始终抵抗激烈 。 当毛忠率军翻过山丘 , 便遭到了城下壕沟的阻拦 。 蒙古人从城里射箭并投下石块 , 打的明军抬不起头 。
蒙古守军的复合弓火力对明军有很大威慑
15世纪中期的明军 , 已经从一支重步兵为主的军队 , 蜕变为大量使用远射武器的轻步兵 。 除了少许将领卫队与前排精锐还具有重装攻坚能力 , 其余人在强攻作战中很那发挥决定性效果 。
冲锋之前的毛忠就在关键时刻中箭而死 , 麾下部众只能撤回山头重组 。 负责正面牵制的刘玉同样中箭受伤 , 底下士兵险些一哄而散 。 多亏带着京营督战队的项忠感到 , 临阵处决了一名撤退的千户 , 才逼着士兵返回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刘玉 。
此后 , 明军意识到强攻石城是没有效果的事情 , 便转而采取了围困手法 。 先是让人捣毁了城市的引水渠 , 接着在周围的山头建立阵地 , 用各种火器进行轰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