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一姐|为何宋代翰林与宰辅关系发生大转变,“针锋相对”到“相互勾连”( 三 )


“(张)洎必参政柄 。 (钱)若水后进年少 , 岂遽及此 。 ”
丹东一姐|为何宋代翰林与宰辅关系发生大转变,“针锋相对”到“相互勾连”
文章图片
太宗得知后 , 当即便处理了与此相关的众人 。 或许宋太宗对翰林和宰辅之间会形成共同的利益链 , 进而威胁皇权 。 而此后 , 宰辅不可再发表有关翰林学士任命的相关言论 。
后来 , 为防止翰林学士与宰辅的联合 , 自从宋真宗之后出现了回避制度 。 仁宗年间 , 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就曾“非因公事不得与执政相见” , 而且欧阳修还从自身出发 , 以身作则 , 将回避制度做到实处 。 极大地避免了翰林学士和宰辅之间 , 因私人利益而进行会面 , 得到了朝堂内外的首肯 。
同时 , 宋廷还在用官制度上做了规定 , 如果家中有亲属为宰辅的话 , 其家族内部不可再有人担任翰林学士之职 。 但以上这些举措似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 相反还直接激化了后来相权与皇权的矛盾 。
总而言之 , 宋代之所以出现翰林学士与宰辅相互联合 。 实际上是因为宋代皇权的势微 , 翰林建立之初就是达到借皇权以平相权的作用 , 可宋代皇帝的懦弱无能和对奸佞之臣的信任 , 致使相权渐渐成为宋代朝堂的权威 , 宋代相权只手遮天 , 埋下了宋代朝堂政治积贫积弱的隐患 。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会要》
【丹东一姐|为何宋代翰林与宰辅关系发生大转变,“针锋相对”到“相互勾连”】《文献通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