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网购进入了全民拼单时代

十年后,网购进入了全民拼单时代
配图来自Canva“名媛拼单”事件最近火了 , “名媛”们省钱式拼单的乐此不疲 , 也让大众意识到LV包包和五星级酒店原来还可以被如此消费 。 这件事被曝光后 , 大量网民开启了无敌的娱乐技能 , 纷纷在评论区找人“云拼单” , 想体验一把当名媛的感觉 。拼单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 , 很难说清楚 , 但是倡导拼单的拼多多们 , 确实是拼单购物潮流的核心推动者 。可回想十年前 , 消费者哪有拼单意识 , 大众网购的日常状态就是坐在电脑前进行商品海选 , 还要小心翼翼 。 但是现在 , 智能手机普及了 , 移动端成为消费的主要场景 , 人们在网购时也更希望以被推荐的形式快速买到好东西 , 所以拼单流行了起来 。 可以说 , 种种条件变迁之下 , 拼单其实是时代的一种选择 。十年前 , 网购难十年前 , 淘宝商城刚刚成立 , 但网购仍然是小部分人的选择 , 还未像今天一样彻底全民化 。如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一样 , 网购的渗透在十年前也面临着诸多限制性条件和发展阻力 。第一 , 门槛阻力 。 十年前网购都是靠PC , 而且需要宽带 , 一套配置价格不便宜 , 很多家庭都无法负担这样的成本 , 况且当时PC的功能普遍被认为是以休闲娱乐为主 , 还不是一种刚需 。第二 , 商品质量阻力 。 虽然当时电商的风潮已经开始蔓延 , 很多商家也跟随这股潮流在网上开了网店 , 但是网购发展初期 , 由于缺乏监管 , 以及存在各种信任问题 , 导致网上的商品有不少存在质量问题 。 即使是很多线上特供的商品 , 质量可能也远不如线下 。第三 , 高交流成本阻力 。 十年前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 , 双方没有直接的在线交流工具 ,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互加QQ了解商品情况并达成相关交易 , 而且在付款环节 , 消费者只能用银行卡支付 , 需要走一套复杂的绑定流程 。总体来说 , 十年前 , 没有移动端、商品质量不佳、沟通和支付不方便 , 因而使得网购成为一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名媛和网民都没有机会对名媛们来说 , 十年前网购是没有门槛阻力的 , 但是商品质量和沟通成本的阻力是存在的 。 LV包包也好 , 五星级酒店也罢 , 名媛们不可能有去网上购买的意识 , 而且这类奢侈品的消费场景依然以线下为主 。拼单更是无从谈起 , 一方面客观条件不允许 , 今天拼单的一切外部机械条件 , 十年前几乎都不存在;另一方面 , 拼单不符合名媛们的消费习惯 , 名媛们更在乎能否买到贵重的东西 。有名媛 , 但没有拼单 , 因此十年前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 名媛们约个时间去某家高端商场豪气地刷卡或现金购物 , 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对着海量的商品发愁 。 所以说 , 十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像今天一样的“名媛拼单”事件 。对于数亿网民而言 , 就更不可能看到“名媛拼单”的趣闻 , 满足自己在互联网上的窥探欲和好奇心了 。尽管十年前的互联网 , 已经有非常浓厚的娱乐至死精神 , 但是大家的娱乐焦点和方式没有那么多元化 , 社会新闻的传播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四通八达 , 能够快速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一言以蔽之 , 十年前的互联网 , 无法为“名媛拼单”创造有效条件 , 爱看热闹的网民们更是没有机会成为围观者 。从“淘”到“拼”名媛们拼单 , 网民们围观 , 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成为了现实?因为拼单 , 成为串联起名媛和网民的一个共同记忆 , 顶着有钱有闲标签的名媛们 , 则成为了这个消费习惯变迁的典型代言人之一 , 猛烈地挑拨着网民的娱乐神经 。这十年来 , 网购已然正在从“淘”时代向“拼”时代过渡 。 十年前 , 名媛和网民们坐在电脑前 , 点进购物商城 , 面对的是海量的商品 , 从搜索到问询再到核实再到购买 , 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淘”东西 , 如大浪淘沙一般 。这个过程也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人找货”的过程 , 商城和商家把商品数字化和线上化了 , 但由于数量过于庞大 , 集中度过高 , 因此消费者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找到自己想要且需要的商品 。“拼”时代则完全相反 , 一个消费者想以更便宜的拼团价拿下商品 , 于是可以利用其社交渠道去寻找到对商品有共同需求的人 , 可以是朋友 , 可以是亲人 , 也可以是圈内人 , 这个过程就是“货找人”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 , 从“淘”到“拼” , 这种反转性的现象改变 , 正是大众在网购时越发偏好享受快捷体验和高性价比商品的结果 。 用更轻松、更省钱、更有趣的方式买东西 , 正是“拼”时代最让消费者抓狂的地方 。拼多多的起势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转变 。 其最新财报提到单季MAU增长超8000万 , 净增月活用户数相当于2个淘宝特价版 。 这种差异表明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电商之间的竞争决定因素不再是价格 , 而是模式 。 以“拼”为核心的根植于社交场景的拼单模式 , 正在对以“淘”为核心的传统搜索式电商实现超越 , 并引发了一轮盛大的电商新旧转换潮 。全民拼单的必然性“拼”时代的到来 , 意味着“全民拼单”必然会成为现实 。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 , 拼多多们崛起的这几年 , 拼单购物以微信等社交平台为土壤 , 疯狂渗透到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 , 让无数消费者为之疯狂 。拼单购物优势明显 , 消费者利用自己的社交关系链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商品 , 还让所有消费者都享受到这种体验 , 这本身就有非常诱人 , 消费者也会有一种主动的掌控感 。各方成本在拼单模式下也会有效降低 , 比如在消费端 , 拼单发起人承担了所有的售前消费成本 , 使得人均消费成本明显摊薄 , 在供应端 , 拼单模式带来的规模化订单 , 能够有效降低商家沟通和物流成本 。最重要的是 , 消费者和商家都喜欢这种共赢的消费模式 , 因此“全民拼单”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拼多多作为“拼”时代的弄潮儿 , 某种程度上也和“拼”时代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互促关系 , “拼”时代成就了拼多多 , 拼多多也助推了“拼”时代 。 如此趋势下 , 拼多多很可能会重演微信支付2015年在春晚的逆袭 , 在大众乐见的“拼”时代 , 成为一个主宰者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