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老兵的底色——记九十六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原题为_经济日报|老兵的底色——记九十六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96岁的孙景坤身子骨已大不如前 , 表达吃力 , 耳朵也背 。 可是凑到耳边跟他大声说抗美援朝的故事 , 老人的双眸就亮了起来 , 进而润湿 。
相看白刃血纷纷 , 死节从来岂顾勋 。 每一次钩沉往事都仿佛揭开伤疤那样锥心刺骨 。 退伍几十年来 , 孙景坤从未主动提及自己立功的过往 , 跟儿女念叨一句“那些牺牲的战友啊” , 已然老泪纵横 。 战火压顶的真实残酷 , 远非电影所能描摹 , 所以 , 老兵孙景坤不看战争片 。
72年前 ,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 , 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 , 英勇善战 , 战功无数 。
70年前 , 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 家乡就在辽宁丹东的孙景坤毅然告别家人 ,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 九蹈死地犹未悔 。 受伤回国治疗的孙景坤本可以静养 , 但他主动拔掉针管三度奔向前线 , 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 。
【经济日报|老兵的底色——记九十六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而1952年10月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 , 令孙景坤刻骨铭心 。
“孙景坤 , 你带弹药增援161高地!”接此命令的孙景坤略有犹豫 , 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 , 除了要背着重达90斤弹药箱还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 。 此前已有8批战友牺牲在增援的路上 , 自己能行不?孙景坤瞅准了一个空当 , 恰好敌人一轮进攻结束 , 施放烟雾掩护伤兵撤退 , 他带领战友一鼓作气冲上山头 。 刚冲上阵地 , 倚仗飞机大炮的敌人就开始了猛烈反扑 , 孙景坤和所剩无几的战士从中午战斗到半夜 , 他一人就击毙了21名敌人 , 6轮反击下来 , 高地守住了 。 事后战友在炮弹掀起的泥土碎石中 , 找到了昏迷的、浑身都是血的孙景坤 , 他的耳朵被震得几天都听不见声音 。
抖落征尘 , 解甲归田 , 军功章藏诸箱底 。 孙景坤的人生泾渭分明——上半场保家卫国 , 下半场回乡建设 。 1955年复员时 , 战功卓著的孙景坤放弃留城机会 , 回到老家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 , 扛起锄头 , 又回归耕作本色 。
被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一刻也闲不住 , 近30年来 , 他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 , 成立共同致富小组 , 大力发展粮菜生产 , 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村民有困难 , 孙景坤想方设法解决 , 而自己的孩子却沾不上一点光 。 村里占地单位招工 , 孙景坤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 。 他的大女儿孙美丽至今回忆过往心情都很复杂 , “后来当地电话局招工 , 原本有我一个 , 但我爸一看有我的名就跟对方说把我拿下去 。 我们兄弟姐妹都想不通 , 哪有老爸对自己的子女这么刻薄 。 ”面对埋怨孙景坤只有一句话:“那么多同志为了祖国把性命都搭上了 , 我还活着 , 不能总想着自己家这点事 。 ”
山城村变美了 , 变富了 , 可孙景坤家没变 。 清苦 , 一直伴着他 。 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 , 外面下大雨 , 里面下小雨 。 屋里仍没有卫生间 , 上个厕所都得儿女搀着跟着 。 身子骨单薄的孙景坤在阴湿的屋内夏天还要穿棉袄 。 政府想着他 , 送去慰问品 , 帮他换房子 , 孙景坤都一口拒绝 。 他常常说:“和当年在坑道的苦相比 , 这点苦又算啥 。 ”
直到今年 , 孙景坤作为特护区休养员住到丹东光荣院 , 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齐全 , 有护士为他提供24小时的护理服务 , 孙景坤过上了踏踏实实的好日子 。 孙景坤与护理员聊天不禁感慨:“好 , 这里真好 , 感谢党和政府安排这么好的环境和贴心的护理 , 我知足了 。 ”(采访人员 孙潜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