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二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年轻时的刘歆
公元前 6 年 , 刘歆写下洋洋洒洒的《移让太常博士书》 , 历数今、古文经典的产生和流传 , 倡立古文经典 , 对以往的古史系统进行的重新整理 。
西汉末年 , 章句之学的烦琐僵化 , 使经学大义淹没于繁言碎辞的繁琐解释之中 , 降低了维护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功能 , 今文经学的烦琐化和谶纬化 , 使得其自身日渐丧失了立足社会、辅翼政治的能力 。倡立古文就是今文经学在严重社会危机面前失灵的表现 。刘歆对此提出过严厉批评:“(今文经学)分文析 字 , 烦言碎辞 , 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 信口说而背传记 , 是末师而非往古 , 此学者之大患也” 。
刘歆认为 , 今文经学的繁琐 , 使人穷其一生难通其真意 , 已经完全背离了经学“用日少而畜德多”的教化目的 。因此要求简化经学 , 结束繁琐章句学风 。今文经学狭隘自闭 , 对于经学的发展遗患无穷 , 因此要求打破门户之见 , 广征博纳 , 今古会综 , 繁荣经学和学术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汉末年 , “灾异说”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 其学术根脉都是源于《公羊春秋》 。刘歆倡立古文 , 提倡《左氏》 , 其目的正是要消除《公羊春秋》上的灾异说对社会的影响 , 转移社会舆论 , 摆脱那些对西汉政治的舆论威胁 , 拯救西汉政治危局 。但可惜的是 , 刘歆的努力因为哀帝的懦弱以及西汉统治积重难返失败了 。
三、刘歆对王莽的贡献
刘歆与王莽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外戚 , 又同时做过黄门郎的职务 , 两人都有不俗的学识与抱负理想 , 因此相互欣赏、彼此交好 。
刘歆与当时掌权的王凤关系不好 , 所以一直得不到升迁 , 而与他同一起跑线的王莽则官运亨通 。王莽很常识刘歆 , 当上大司马后一直不忘提拔刘歆 。王莽称帝后 , 刘歆更是身居高位 。可以说刘歆政治上的飞黄腾达来自王莽对他的青睐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
刘歆虽然得到王莽的器重 , 但他并不是王莽的真正心腹 。对于王莽来说 ,最可信赖的人 ,还是王氏家族的成员 。王莽称帝后 , “王舜、王邑为腹心 , 甄丰、甄邯主击断 ,平晏领机事 , 刘歆典文章 ,孙建为爪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刘歆虽然重要 , 但比起王舜、王邑等人来 , 还是稍有不如的 。“典文章”不能说不重要 , 但毕竟不比腹心 。
王莽对刘歆的真正态度 , 可以用“尊而不亲 , 敬而不近”八个字来概括 。刘歆在王莽掌权、改制 道路上 , 确实起到过很大作用;但王莽代汉并不是刘歆追求的结果 。所以班固说:“歆非复欲令莽居摄也” 。
如果光看行为 , 刘歆并没有为王莽做过什么特别大的事 。在汉平帝娶王莽的女儿为皇后时 , 刘歆奉命负责婚礼礼仪 , 授皇后玺绂;王莽的母亲死时 , 刘歆研究出了《功显君丧服议》 , 使得王莽不必按制服丧三年 , 避免了王莽可能出现的因服丧而使权力失落的结果;再就是在王莽改革时 , 刘歆提了一些改良的意见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为什么器重刘歆?最主要的是 , 刘歆在宏观上为王莽代汉和改制建立了理论基础 , 提供了经学依据 。或者说 , 刘歆将《左传》之立于学官这件事 , 客观上对王莽的帮助和影响有多大 , 恐怕是刘歆自己都没想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