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狂蹭茅台热点,起底酱酒里的假名媛( 二 )
所谓的长毛“老酒” , 其实就是商家通过在酒坛上洒面粉 , 喷清水 , 促使酒瓶长毛发霉 , 营造出“陈年”的假象 , 其制造成本几乎为零 , 且只用几天就能达到“长毛”的效果 。 这样的酒没有任何附加价值不说 , 甚至还达不到基本的食品卫生标准 。
【假名|狂蹭茅台热点,起底酱酒里的假名媛】
文章图片
土埋千斤坛的出现则与“女儿红”的说法有关 , 据传古代富人家生下女儿时 , 会把几缸酒埋在后院 , 等女儿出嫁时再破土开酒 , 部分商家依样画葫芦 , 推出了所谓的“土埋千斤坛” 。
事实上 , 白酒从未有过“土埋”的历史 , 国标也不允许此类做法 。 土埋不仅影响白酒酒体的老熟过程 , 也不利于酒中有害物质的挥发 , 伤害风味的同时 , 还可能损害饮用者的健康 。
无论是茅台还是其他知名白酒品牌 , 都不曾把酒埋在土里贮藏 。 在专业人士看来 , “土埋酒”更像是在收取智商税 , 没有正规酒企会这么做 。
利用各种噱头的同时 , “替父卖酒”等打悲情牌的营销手法在白酒行业也屡见不鲜 , 这类品牌只要配合相关厂家提供的酒瓶、酒杯、瓶盖、飘带等“标配行头” , 就能顺利打造一个“假名媛”酱酒品牌 。
为了打击行业乱象 , 有关部门和媒体近年均有行动 , 比如今年仁怀政府联合了酒协共同打击“窜酒” , 央视采访人员也曾卧底曝光“年份”酒造假事件 , 但仍有诸多乱象尚待整顿 。
在从业者看来 , “假茅台”和各种行业乱象不仅侵害了品牌的利益 , 更把酱酒行业拉下水 , 稀释酱香酒的品牌效应 , 尤其是在整个酱酒行业还处于成长期的时候 。
方兴未艾的酱酒业
回顾历史 , 白酒行业的香型风潮是个典型的“风水轮流转”的故事 。
80年代以前 ,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相对短缺 , 成本低、粮耗低、出酒率高的清香型白酒契合了当时的消费需求 。 改革开放后 , 粮食储备逐渐丰裕 , 浓郁甘甜的浓香型白酒成为市场新宠 。 2000年之后 , 浓香型白酒的销量占到行业的70%以上 。
转机出现在2017年 , 随着茅台的强势复苏 , 白酒市场掀起了“酱香”热潮 。 关键的是 , 主打酱香型白酒的品牌大多定位高端 , 行业也因此出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景象 。
文章图片
根据中泰证券的研报 , 凭借全行业占比4%的产能 , 酱酒行业占据了全行业20%的销售收入 , 利润更是达到了全行业的35% 。 2018年 , 国内白酒行业的整体营收增速为13% , 酱香型龙头品牌茅台实现了两倍于全行业的增速 , 其他酱香酒企更是取得超过80%的高速增长 。
和称霸市场多年的浓香型白酒相比 , 酱酒由于投放市场时间较短 , 体量尚小 , 渠道利润要明显高于经营多年的浓香品牌 。 此外 , 在茅台带起酱酒热潮后 , 行业次高端价格带(300元-600元)和往下的中高、中低端存在未被满足的市场空间 , 这意味新品牌也能从市场扩容中分得红利 。
利润可观、成长空间大 , 这让行业内外的玩家都想入局分一杯羹:
行业内 , 白酒企业分别以推出自有品牌或收购酒厂的方式入局酱酒行业 , 如五粮液推出了永福酱酒和“15酱” , 洋河收购了贵酒和厚工坊基地等茅台镇本地酒厂;
行业外 , 娃哈哈、联想、海航等业外玩家纷纷以收购、入股等方式布局酱酒行业 , 伴随着资金和跨界管理经验的不断进入 , 酱酒市场也将迎来新的热潮 。
产业端投入如火如荼 , 与此同时 , 消费端对酱酒的热情也呈上升趋势 。 伴随着茅台的示范效应 , 以及郎酒、习酒等酒企的全国化布局和消费升级浪潮 , 酱酒的受众已经从过往的“茅粉”扩展到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 并不断打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 。
推荐阅读
- 民警|看吐了,制假窝点用丝袜过滤灌装假茅台,现场不堪入目
- 环保|利好!双良节能:中标茅台酒厂冷却水循环利用环保项目约1.17亿元
- 质量|推首席大师终身制 茅台用匠心提品质
- 生产|推首席大师终身制 茅台用匠心提品质
- 穿搭|真假名媛风成最热话题,虞书欣实力演绎,真正的名媛风
- 茅台时空|媒体起底狂蹭茅台的“假名媛”
- 媛|找富二代要8位数分手费!比上海假名媛更狠…,打排卵针设局怀孕
- 产品|狂蹭茅台热点,起底酱酒里的假名媛
- 茅台|细分行业龙头全名单重磅来袭!千家机构调研,医疗器械界的“茅台”最受追捧,有龙头涨近4倍,14股获机构抱团且聪明资金持续加仓
- 京东方|北向资金动向曝光:10月16日这30只个股遭大甩卖,贵州茅台、京东方A、万科A净卖出额居前(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