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和30万年薪选哪一个
北京户口的选择与否和30万年薪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家庭条件有关系。
甚至和家庭条件关系也不大,和个人理智关系更大些。
答主可以去北航、北理转转、看看、问问。此两校是在京航天院所的最重要的人才供应基地没有之三,来自五湖四海的两校工科狗最终是否应该选择航天院所,在就业指导们看来,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自家情况。
能支撑自己在京扎根,就进院所,吃喝不愁,子女能上个平均水平的学校。
不能,那就乖乖去华为吃几年土,老家省会买房结婚生子。
至于那些没有共建政策的单位,你如果想让你家孩子在京拥有的相对教育资源不落后于你自己,并且有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居住环境,那你就要从你就业到你孩子上学,大约10年左右时间,想尽办法弄到500万。
这是个门槛,否则,大概率你家孩子未来的相对层次是不如你的。
这其实是一件很难接受、甚至在对北京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很难想通的事情,然而这真的是一个事实。
所以,请把“要不要户口”当作一个单一的问题来考虑,不要去和“30万年薪”相关。恕我直言,如果你的家庭不给力,或者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给力,那么即便同时给你30万年薪和北京户口,你自己单身没问题,一旦成家立业,大概率你以及你的子女,也是很难混下去的。
当然了,上述言论都是在以静止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如果对未来有足够信心,搏一搏,也许单车真的变了摩托。
■网友的回复
虽然没有受邀,但是我也想回答一波。
我是当年选择了户口,税前工资不到10K的那一种。家庭背景一般,当时有其他更高薪酬的工作可以选择(25左右,不到30),但最终选择了户口。现在户口成了我留在这家单位的唯一借口。
在这家单位的这几年,真心感觉自己越来越懒,越来越讨厌自己。单位太清闲了,闲到我坐在座位上的时候心慌。为了排解这种心慌,我利用自己的专长做了好几份远程兼职的工作。(赚不了多少钱,主要是为了排解心慌。)
当然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人单位身上,人家费劲巴拉给你解决户口(现在央企户口名额也有限,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我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感谢。但是,人在过于安乐的环境里,成长得太慢太慢,这就是中国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单位就属于这种太安乐型的。
单位属于一家大央企的孙公司,我几乎从不加班,领导们更不加班,他们都已经五十左右,在北京该有的都有了,我们单位也不缺钱,反正业务正常推,做成做不成年底分钱也就那样。年轻人惨一点,但是饿不死你。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年我的工作技能感觉是越来越差,我学习的专业所在的院校在全国排得上前三,工作前两年心里挺自信的,觉得服务期过后凭着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条件,再找工作也应该很容易,现在心里越发没底,老是质疑自己还能不能在市场上混。
我现在也不后悔先选择了户口,但就是发现当年对这个选择的代价估计得不足。就像是茨威格说玛丽皇后一样——她那时年轻还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刚入职的时候挺有冲劲的,给单位也提过一些建议和意见,领导也挺高兴觉得不错。自己也上进,学习业务方面都积极在做,单位对我的风评也相当不错。可是随着管理层的大变动,尤其是我佩服的几个领导离开,我对单位慢慢变得灰心丧气,新任领导做人做事太差,遭到全单位人的围攻。
后来我再也不把心思放在业务上,每天有事情就做,也算对得起单位,没事的时候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一久,越来越散淡,直到现在成了个散淡惯了的人。
作为年轻人,我自问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本身各方面条件都不差,不想一直就这么散淡下去。结果跟同学一聚会,嘿——在市场上天天996的,收入和生活状态好像还不如我这955的,众人对我还唏嘘羡慕。一来二去我心里还特么挺满意。看吧,这就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的,其实已经快熟了。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不好,让人要在户口和30万之间选择,其实我个人的教训是,在户口和成长之间选择。
我看到有人说能解决户口的单位一般都不差,此言差矣,北京能解决户口的就那么些单位,公务员这不用说肯定解决,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学校有一部分能解决,一些民营大企业财大气粗北京也会给指标。
这些单位确实大部分比较强,但是也有三分之一(别问具体咋来的,我找工作自己感受的)除了解决户口真心没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位置偏僻,办公环境也比较差,另外单位里好多上了岁数的,感觉像是养老院一样。
户口肯定要选,虽然不能流转,但是实际价值确实在60万左右,我专门调查过这个事情,我认识的小老板愿意出100W买,但是这两年管严了,也找不到啥好途径。别太考虑工资的事情,主要看单位的平台。
平台的价值对于年轻人的后续发展来说就好比出身,我把这个比作“第三出身”,第一是家庭,第二是高校,第三是初次就业的单位。
有些单位工资给的少,但是年轻人去了见识那是蹭蹭地提升,为啥?人家单位的地位在哪里,比如说你要是学规划的,有规划局和设计院两个选择,我就建议你去规划局;比如说你是学金融的,有证监会和证券公司两个选择,你就先去证监会。你放心,短期内前者工资的损失不会影响到你后续事业发展的巅峰。
所以不要看那30万,一定要看平台是否足够高,见识这东西,你没见过你就是没有,你没有在塔顶看过整个城市的布局,你心中就是没有那个大局观。
单位之前的一个领导,青年时代在部委工作,我自己感觉此人大局观一流,做事情很有节奏。他做事先讲大局,讲清楚大局后,整个部门都感觉目标和行进路线非常清晰。此人只管事情的进度和出问题后的救火,其他的交给下属发挥,整个部门事情做得很有效率。后来的几任领导天天盯着鸡毛蒜皮的事情,说个没完没了,大家工作细致程度倒是上来了,事情总也做不成。有想法的年轻人就纷纷出走了。
我不是说处江湖之远的就没有大局意识,毕竟像曹刿这种人也挺厉害。但是年轻的时候“经见”两个字很重要,经历过,你就知道这事情原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解决更好。
之前由于业务的原因去参加一个香港的诉讼,我单位和对方单位都请了内地税务法律的专家证人,我们请的是一个北京税务局的退休老领导,对方请了一个税务律师(好像也挺有名的,但我记不住名字了),税务律师先讲,律师讲话你们知道的,很有气势。老领导一张口,全场就知道律师悲剧了。因为老领导第一句就是“我当年全程参与了**税的立法工作……”。老领导从立法背景讲起,细致到当年每个条文的争论焦点,最终为啥选择这么规定的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法官最终采纳了老领导的专家意见,还夸老领导真专业。
看到有一些点赞的同学,我估计要不就是跟我相似的情况,要不就是正在找工作中的同学。刚好最近疫情厉害,闲看《鲁迅全集》,看到一句话,送给大家。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人生想来复杂,选起来简单,做起来艰难。户口这个东西从秦朝就产生了,两千多年后还是存在,真是感叹那句”百代犹行秦政治“,着实不虚。
陆陆续续有朋友点赞,也有人留言表示不解,那我索性再写长一点。
有朋友说不知道为什么执着留北京,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回答。我本人本硕7年,工作3年,合计10年的时间,都在北京。我人生20-30岁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都发生在北京。我对其他城市也不了解,我为什么要去到一个陌生到一个礼拜都没有待过的城市呢?我想在一个城市待久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那有朋友会说,你可以回自己的故乡啊。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我本人来自一个N线小城市,我从小接触那里的人,我热爱我的故乡,但我讨厌那里人的生活方式,我从小就告诉自己不会回家乡定居,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北京确实是优秀人才的汇聚地,但我想说的是,这座城市能留得住211 \u0026amp; 985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们,也能留得下新东方优秀的理发师们。否则只留下前者,谁来解决那么多所谓“优秀人士”的日常生活所需呢。
我认为以上两者一样的优秀,然而北京会帮前者解决一部分户口,后者却机会渺茫(积分落户很难)。我认为城乡二元划分是不合理的,然而我也知道需要向现实低头。我既然想要生活在这座城市,我就需要适应它的规则。
我所在社区楼下的理发师,也已经实现了在北京有车有房的生活,他有能力留在北京,然而由于没有户口,将初中升高中的孩子送回了太原老家,一家人只能两地生活。那些以为赚了钱能送孩子去私立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条道路没有那么好走。
我周围的人群里有条件这么做的,我认识的有三四个,两个教授(一个家里有产业,一个家里有官员),一个创业成功,一个是某行业的知名专家。私立学校的费用不是你那30万或者50万能够承受的。
我相信的朋友们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答案都基于某些前提假设。
我认为户口对于家庭殷实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孩子(举个例子,父母有稳定工作,那怕是N线,自己是独生子女),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寻找一个相差无几的配偶,在北京生活没有那么的艰难。我周围好多都是这种情况。
这些人群里有些人可能会混得很好,但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就是个职员,但是也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感受。雷蒙德·钱德勒曾经说:洛杉矶是个藏污纳垢的大城市,但是我他妈真的喜欢这个大城市。(不是原话,可以在树上春树为《漫长的告别》所撰的序言里找到)
是否要留北京这个事情,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现实中很多人读了《800万人逃离北上广》这类的文章会心有所感,可是真正逃离的却不多见。
舆论变来变去,标题五花八门,无非是折磨那些没有主见的人。要走的不会因为读你这篇文章才决定就走,犹豫彷徨的也不会因为一篇文章而变得坚定起来,只是会晚上想想心潮澎湃,早上起来昌平线走起。
要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是意志薄弱之人,我只能告诉你,睡不着的时候自己想想要怎么过一生。无论做什么选择,自己承担责任。我相信很多人逛,是想看看那些大牛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对的,因为经验需要分享。
然而那些意气风发指导他人的大牛,在工作一天之后摘下面具,面对的也是一颗焦躁而无所适从的心。所以多听听意见,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决定。
比如有人说他来自中产家庭,“中产家庭”这一说法是极其模糊的。年收入20W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来自中产家庭,年收入100W的人也可能觉得自己是中产家庭。因为人们对于经济地位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年收入20W在我出身的小地方已经算是优秀的人,然而在大城市只是一些名校毕业生的起点。
这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同样两个声称自己是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可能家庭经济状况差别巨大。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贫富差异已经很大的情况下。由于隐私和自尊的一些原因,别人的具体情况你是很难获知的,你能做的就是结合自己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自己跪着都要执行的决定。
下面我说一些实际的事情。
离职后单位能否强制将户口迁出?现实中有这种情况,但是非常少,而且操作没有那么容易。存在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有协议约定,没有约定几乎不可能执行,因为户口迁出需要迁入地同意,你想想有哪个北京的企业会去你的老家费劲巴拉帮你找户口接收地呢?(真有,但是是有协议提前约定好了)
关于本人的性别——我是一个纯爷们儿。
男的选择拿户口低工资的不少好不。我所在的院校不少男的都是这么选的,我们隔壁院校的兄弟我也有所接触,也有不少啊,所以我觉得这事儿很正常啊。不明白评论区为什么有人非说女的这么选是合适的。我个人认为缺乏论据。
针对各位朋友较为关注的北京户籍迁出问题,我统一回复如下:
目前员工离职后公司强制将员工户籍迁出北京的裁判案例只有1例,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裁判案例,也就是说是法院公开后我们能够查到的案例,那就是陈建军 vs 葛洲坝一案。我先把判决贴出,你们看看然后我再分析。
通常解决户口的单位不会强制将员工的户籍迁出,应当说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陈某在入职的时候,就跟葛洲坝签订了协议,同意自己服务期内离职葛洲坝可以将其户籍迁出,最要命的地方在于陈某还签了《授权委托书》,同意葛洲坝的户籍管理员可以全权代理陈某办理迁出户籍的事宜。为什么我说这个事情要命,签了委托书等于说陈某完全将户籍的处置权交给了葛洲坝,葛洲坝户籍管理员怎么做都变成是按照陈某的意思表示行事。
推荐阅读
- 啥时候你会有“中国真是好大啊。”的感觉
- 从北京出发一天到两天时间乘火车或飞机都有啥好玩的地方
- 红木家具含水量达到多少可以在北京使用,不开裂东阳红木,集美红木,冈州红木,哪里的比较好
- 我是湖北美术生,高二,想去北京学美术集训,湖北的联考能过得了嘛,听说色彩的风格不一样,求解,急!!?
- 在北京的事业单位工作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 北京之前叫北平,啥时候开始叫北京的
- 怎样评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大师经典书系
- 北京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我想像的可怕
- 求问带老妈在北京哪里玩比较合适
- 有没有人在北京普思顿考健康管理证啊,或者也可以给我推荐一下靠谱一点的机构也OK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