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直播电商,还能“火”多久!( 二 )


宏伟的目标折射出的 , 是一个个城市的发展雄心 。 可以说 , 同样有此雄心的绝不仅仅限于这11地 。 有人说 , 引进一个主播相当于引进一座购物中心 。 这是否意味着 , 对大型购物中心由盛转衰记忆犹新的人们 , 是否又要经历新一轮烽烟再起的“购物中心”大战?
No.6 遍地开花的“抢人大战”
志在建设“直播经济第一区”的杭州余杭区 , 明确对有行业引领力、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人才可通过联席认定 , 按最高B类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相关政策 , 相当于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 根据杭州出台的最新政策 , 国家级领军人才购房可享受200万补贴 。
而提出打造“直播电商名都”的广州花都区 , 则将开展“千人(主播)千店”成长计划 , 为花都“四上”企业年带货量超1000万、2000万、5000万元以上的优秀网红主播(拥有知名平台粉丝量50万以上) , 最高分别给予10万、30万、50万元花都区购房奖励 , 优先享受人才公寓、入户指标、子女入学等人才政策 。 每年评选10名“花都网红” , 给予按市场价70%租购人才安居用房的奖励 。
No.7 直播电商 , “切蛋糕”的新花样
有人说 , 直播电商走过了早期的草莽阶段 , 开始向垂直化、专业化发展 。 毫不否认 , 直播正由过去的全家老小总动员的“家庭作坊” , 转向精细化运作、团队话运营的实力型企业 。 但冷静的我们也不禁要问 , 直播带货到底能“火”多久?直播电商会不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没有必要都去“一窝蜂”地发展直播电商甚至“鹬蚌相争 , 渔翁得利”?直播电商的“头部企业”全国就那么几家 , 优惠政策到底为谁而订?
重赏之下 , 必有勇夫 。 如今的商界 , 也流行“赢者通吃” 。 对头部企业、网红达人的你争我夺 , 让这些企业“灵感再现” , 纷纷细分业务 , 将其中的一部分业务分立到政策优惠的城市(区) , 从而形成“直播电商总部”的概念 , 原先拿不到的地拿到了 , 原先抵不了的税返还了 , 政府、企业各有所图、皆大欢喜 。 问题是 , “蛋糕”做大了吗?如果没有 , 就要给虚热的直播电商泼上几瓢冷水了:直播电商并没有把市场的蛋糕做大 , 也没有让蛋糕更好吃 , 只是多了一种切蛋糕的花样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