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话不谈|中国5G遭 "揭短",是时候给5G建设降降温了?( 二 )


无话不谈|中国5G遭 "揭短",是时候给5G建设降降温了?
本文插图

问题在于 , 5G手机的普及不一定能够带动4G用户向5G套餐的升级 , 整体上看用户升级5G套餐的意愿并不强烈 , 甚至有部分用户在升级5G套餐之后要求降回4G 。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 , 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5G套餐高高在上的售价制造了升级门槛 , 那么在5G套餐价格逐步降下来之后 , 4G用户仍然选择不升级的原因就更为复杂 。
大多数普通用户对5G网络的认知局限在"网速"的提升上 , 但是在这一点上5G并没有带来突破式的体验 , 用户无法感知到两代技术在使用体验上的明显差异 , 认为4G已经足够满足自己的用网需求 , 因此觉得没必要升级至5G 。

【无话不谈|中国5G遭 "揭短",是时候给5G建设降降温了?】当然 , 5G技术的优势绝不只是"网速"的提升 , 相比4G , 5G是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技术 , 它的优势更多体现在高并发、低延迟等方面 。 5G可同时连接的智能设备更多 , 处理数据传输的效率更高 。 但不得不说 , 5G的这些优势目前并没有在日常应用场景中得到充分体现 。
简单地说 , 在缺乏必要应用场景的情况下 , 升级5G网络这件事显得没有必要 。 5G好比是物联网时代的地基 , 运营商打好了地基 , 但地基之上的房子还没建起来 , 就打算"交钥匙"给用户 , 显然用户不会买账 。
打地基是运营商的事 , 但建房子就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 , 而是整个5G产业链的事 。 比如智能手机厂商 , 但它们的问题在于 , 虽然推出了支持5G网络的硬件 , 但在软件层面并没有相应的"5G独占"应用出现 , 绝大多数手机应用使用4G网络就可以流畅运行 。
除了智能手机之外 , 家电业、制造业、物流业等众多行业目前均处于与5G技术融合的探索阶段 , 像智能手机一样 , 这些行业的终端设备需要首先完成5G基带芯片的替换升级 , 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5G体验 , 这个过程应该会比5G手机的普及周期更长 。 数据显示 ,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5G商用终端设备仅为364款 。

丁耘在演讲中说5G产业链要"劲儿往一处使 , 拧成一股绳" , 将电信行业与其它行业融合 , 形成行业标准 , 这样才能加速5G行业应用的发展 。
丁耘的话可以说直指问题所在 。 很大程度上 , 运营商的5G基站建设速度 , 远远超过了5G应用生态的成长速度 。 很多地区 , 有了5G网络但缺乏应用场景 , 让5G技术陷入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5G网络的建设脚步是该适当放慢一点了 。
5G再出发从敢于"揭短"开始
邬贺铨和丁耘的话对于中国的5G建设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 , 但这盆冷水浇得十分必要 , 来得也正是时候 。 它让公众认识到中国的5G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
在此之前 , 因为华为在5G技术上的领先 , 以及中国5G网络建设的热火朝天 , 给公众造成了一种幻觉 , 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在5G建设上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 , 但事实上中国只是建设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 但在5G用户体验和商业应用上 , 跟韩国、瑞士等5G建设比较好的国家相比 , 还有很大差距 。
中国拥有5G技术领先全球的华为公司 , 拥有全世界最多的5G基站 , 拥有全世界最多的5G用户 , 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中国的5G成为全世界最好的5G 。
5G基站的高能耗、高成本等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公共问题 , 如果一味加快5G建设速度 , 无视问题的存在 , 就会让5G成为运营商乃至全社会的负担 。 当然 , 给5G建设浇冷水、降降温 , 并不是简单地放慢建设速度 , 而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 与5G应用生态建设齐头并进 。
套用一句常见的话来说 , 就是要推进5G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 而不是"更快更好"发展 。 接下来的5G建设 , "更好"的优先级要高于"更快" 。 5G商用一周年再出发 , 要从敢于"揭短"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