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别让“物质欲”绑架 远离“校园贷”套路 大学生们要牢记:莫被“网”住自由 “贷”走青春

_原题为 别让“物质欲”绑架 远离“校园贷”套路 大学生们要牢记:莫被“网”住自由 “贷”走青春

西安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微信公众号
经过新生集训等“必修课” , 大一新生们已在十月份陆续开启了高校学习生活 , “校园贷”话题 , 适时再开讲 。
什么是校园贷?顾名思义 , 校园贷就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 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求增长 , 校园网贷便是看中了大学生旺盛的购买需求 , 并由此产生的一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贷款模式 。 许多“校园贷”虽然看似申请便利、手续简单、门槛低、放款快 , 但往往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 并辅以虚假宣传、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 , 致使初触社会的大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使然下 , 一步步踏进盲目攀比、过度消费、信息泄露、高利率压榨、暴力催收的套路 , 甚至陷入“借新还旧连环高利贷”陷阱 。 有的大学生尝试贷款 , 谁知原本借款几千元 , 利息却像雪球越滚越大 , 最后竟面临几万元的高额还款……无力还款后 , 受害学生精神和心理上都无力招架放款方的“全方位催收轰炸” , 甚至萌发轻生念头 。 可以说 , 校园贷 , 给高校带来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和危害 。
解析:
各类校园贷“连环计”套路深
校园贷以哪些“面目”存在?市打非工作人员介绍说 , 从大类区分来看 , 校园贷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线下私贷 , 俗称高利贷 。 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 , 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二是臭名昭著的裸条(裸贷) , 是指在进行借款时 , 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 。 “裸条”借贷值得关注——女大学生用裸照获得贷款 , 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 , 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三是网贷平台 , 是一种由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 , 借贷双方自由竞价 , 撮合成交的贷款方式 。
市打非工作人员提示 , 校园贷往往会通过如下“套路”来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借款学生无力偿还的情况下 , 嫌疑人会介绍其他所谓的“小额贷款公司”与借款学生签订新的更高数额的合同来“平账” 。 实际上 , 这类公司往往是一伙的 , 让受害人陷入一环套一环的“越陷越深”陷阱 。
警惕:
“戴面具”的校园贷也要远离
值得广大学子高度警惕的是 , 在社会各方的高压严打态势下 , 近期一些校园贷正“乔装打扮、改头换面”玩起了新花样 。 比如前段时间媒体集中报道的“X学贷”网贷平台 , 就变身“X又米”APP , 名为提供分期购物 , 实则继续为大学生提供“现金”服务 , 其实质依然是“校园贷” 。 全国100多名大学生疑因无意注册“X又米”被骗钱百余万元 。 此外 , 近日南海区公安机关发现 , 一些不法培训机构以协助就业或提供就业机会为名 , 诱骗南海大学城及辖区部分大中专学生与其指定的第三方网贷平台签订“培训贷款”合同 , 实施诈骗 。 经查 , 这些不法培训机构故意模糊本身经营范围 , 进行夸大、虚假宣传 , 多以就业讲座、代理招聘等名义进驻校园开展宣传活动 , 在面试或职业测评中以“工作能力不足”为由 , 要求应聘学生先“贷款培训” , 并以“培训完后可以在公司或者分公司甚至合作单位工作”“100%安排就业”“贷款免手续费、免利息、0首付”等说辞诱骗学生与指定第三方网贷平台签订“培训贷款”合同 , 最终造成学生没找到工作还背负巨额贷款 。
对策:
外部营造环境自身也须理性
新学期已经开始 , 对于又一批“新生代”大学生而言 ,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拒绝“校园贷”诱惑、远离“连环套”陷阱?受访的高校教师和打非专家纷纷“支招” 。
根据此前的案例采访和问卷调查 , 笔者发现相当比例的“校园贷”大学生都将所获资金用于非必须消费品 , 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现象严重 。
“对大学生群体来说 , 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非常重要 。 ”西京学院庞舒月老师受访时表示 , “校园贷”助长了部分学生的非理性消费 , 对学生本人利益和信用造成了严重损害 。 “大学生消费心理还不成熟 , 攀比消费心理比较严重 。 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角度来说 , 学校和家长应该多创造学习机会和环境 , 帮助大学生多了解金融知识 , 树立正确价值观 , 形成科学消费观 , 谨慎贷款、合理消费 , 认清各类网贷可能带来的风险 , 谨防受骗 。 ”
【大学生|别让“物质欲”绑架 远离“校园贷”套路 大学生们要牢记:莫被“网”住自由 “贷”走青春】从自身而言 , 大学生一方面应该衡量当前消费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 即使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分期消费 , 也要合理规划做好预算 , 充分评估自己未来的还款能力 , 在确认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后 , 选择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 。 此外 ,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要强化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 谨慎充当他人的担保人;要强化法律意识 , 学会保护自己 。 如遇到困难 , 第一时间可告知家长或辅导员寻求帮助 。刘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