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的失败 , 对于蜀汉政权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损兵折将 。 而是整个匡扶汉室收复天下的班底、资本以及希望覆灭 。
刘备|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再加上蜀汉政权的领导人刘备在白帝城不幸病逝 。 整个蜀汉政权的最高权力从刘备交到了年幼的刘禅的手中 。 夷陵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 , 镇守荆州的关羽趁此时机想要进一步扩大战争的成果 , 对曹操政权形成犄角之势 , 因此关于在布置好荆州防务之后出兵襄樊地区 。 并且实现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 基本上将整个襄阳地区全部纳入蜀汉政权的版图之中 。 关羽也因此战功而威震华夏 , 迫使曹操甚至考虑迁都事宜 , 以避关羽锋芒 。 此时的蜀汉政权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军事力量上的顶峰时期 。 而且也是刘备离匡扶汉室最近的一次机会 。 但是东吴的孙权却单方面撕毁吴蜀之间的联盟 , 出兵渡江袭击荆州 , 将兵锋直指关羽的后方 。 并且由于留守守将糜芳、傅士仁一直与关羽有嫌隙 , 举兵投降东吴 。 关羽回防荆州已经来不及 , 在撤退的途中不幸被杀 。 关羽的去世以及荆州的失去对于刘备集团军事实力的打击十分巨大 。
刘备|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刘备|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也彻底的改变了刘备原先的计划和匡扶汉室的进度 。 正在汉中之战中与曹操斡旋胶着的刘备不得不回防成都 。 静待时机以待后面事物的发展 。 公元220年初 , 曹操去世 , 曹操之子曹丕继承曹操魏王之位 。 继位不久的曹丕便对汉献帝逼宫 , 篡夺了大汉王朝的天下和皇位 。 此时位于成都的刘备 , 在众臣的拥护之下继承皇位 , 延续大汉王朝的国祚 。 建立了政权并且继承皇位之后的刘备并没有继续北伐曹魏 , 反而以为结拜兄弟关羽报仇的名义出兵东吴 , 尽管刘备集团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刘备此时出兵东吴 。 但是刘备却依然集合兵力顺江而下 , 兵锋直指东吴的孙权 。 只可惜夷陵之战 , 刘备惨败 , 孙权一方获得全部胜利 。 刘备不仅损失了约5万兵马 , 更是损兵折将 , 在夷陵之战前后 , 刘备又失去了张飞、黄忠、马超三位重要将领 。 除此以外 , 其他年轻一代的将领不计其数 。 这样的损失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可以说是釜底抽薪 。 而且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本身就是有自己的原班人马以及吸纳的外来势力和蜀中地区土著势力三部分组成 。 但是夷陵之战的失败 , 不仅使得刘备的原班人马以及吸纳的外来势力实力大减 。 益州土著势力占据主要地位 , 同样刘备也在夷陵之战不久之后去世 。 蜀汉政权内部最高权利也发生了变动 。
刘备|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从老谋深算的刘备手中转移到了刘禅的手中 , 尽管有诸葛亮的辅佐 。 但是 , 依然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 也就是说夷陵之战的失败 , 彻底的将刘备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实力、将领班底和北伐战争的希望全部消耗殆尽 。 而且刘备集团没有形成成体系的人才梯队培养体制 。 因此蜀汉政权到了后期开始出现了无人可用、后继无人的现象 。 而这样的现象在曹魏并没有发生 , 在东吴也没有发生 。 这跟刘备早期创业时东奔西跑 , 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有关 。 同样跟益州地区复杂的势力关系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有关 。 从此之后尽管诸葛亮多次发动北伐战争 , 但从来没有达到过像汉中之战那样的规模和优势 。 同样蜀汉政权也再没有收复过全部的荆州地区 。 从一个颇具雄心的军事集团变成了一个只能自顾的地方政权 。 恐怕这样的结果在诸葛亮未出隆中之时也未曾料想到 。 诸葛亮原本"先三分天下、再统一全国"的设想 , 应该是关羽顺利拿下襄樊地区 。 刘备顺利的拿下汉中地区 , 然后两路出击消灭曹魏政权 , 然后收复东吴 , 进而统一天下实现霸业 。 正所谓水镜先生在诸葛亮出山之时说的那句话:"诸葛亮只得其人 , 不得其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