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社科院巡视员陈少兵: 深圳科创成功在于“集中科技力量办大事的聚合模式”

1980年 ,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之初 , 全市仅有2名有职称的技术人员 , 40年后 , 深圳科技大军人数超过200万 。
长期以来 , 深圳缺乏知名高校、科研机构 , 但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五项核心指标已经位居全国第一 。
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土壤上 , 深圳如何成长为高科技之城?在这一奇迹的背后 , 如何总结深圳的创新模式或创新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专访了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巡视员陈少兵 , 他曾任深圳科技局官员 , 多年从事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 , 并长期跟踪研究美国、日本、以色列、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情况 。
在陈少兵看来 , 深圳取得的科技成就 , 很大程度在于开创了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几种科技创新模式——并非以大学、科研所为中心 , 而是以企业为核心 , 而企业背后凝聚的是全国的科技力量 。
陈少兵认为 , 深圳应该继续加强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聚合模式 , 未来 ,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必要也有潜力再上一个台阶 。
他表示 , 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中长期成为世界一流城市 , 要支撑如此宏大的叙事 , 一定需要有世界一流的产业来支撑 , 而唯有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承担得起这一重任 。
深圳|深圳社科院巡视员陈少兵: 深圳科创成功在于“集中科技力量办大事的聚合模式”
本文图片
开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聚合模式
《21世纪》:特区40年 , 在科技创新方面 , 你认为深圳做出了哪些无可替代的探索和实践?
陈少兵:这40年 , 到底什么是深圳完全靠自己独创且又影响巨大的 , 体现出唯一性、独特性、无可替代性的贡献?我认为是深圳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科技发展模式 。
世界范围内有三种科技创新模式 , 第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 以大学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模式;第二是前苏联的以科研所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第三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大企业或集团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 。
深圳则开创了一个全新模式 , 以前我们叫“拿来主义” , 现在称为“集中科技力量办大事的聚合模式”更符合实际 , 即集中全国的科技资源、科技要素 , 为我所用 。 它是市场化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 , 市场化构成了这种模式的核心 。
因为体制机制的灵活 , 全国积累了几十年的科技资源、科技要素被吸引到深圳 , 让科技成果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并形成森林 , 集中爆发出创新的活力 。
《21世纪》:深圳的科技创新有“四个90%”的说法 , 即“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 。 所以为什么不能将深圳归类为以日韩为代表的“大企业或集团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
陈少兵:日韩的大企业 , 从基础研究到最后产品推向市场 , 整个创新链是由自己承担的 。 相比之下 , 深圳的基础研究很大程度依靠了全国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 用它们的知识来支撑我们的科技创新 。
深圳的很多企业 , 它们的基础科学工作是在其他省市发源的 , 比如第一个适合于黄种人的α1b干扰素、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 深圳称得上是一片把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沃土 , 包括华为、中兴、科兴等企业 , 早期都大量采用了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 。
《21世纪》:按照传统对创新的解释 , 一个城市拥有的创新资源的规模 , 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 , 它们决定了创新的结果 , 但早期的深圳 , 在这些方面完全不占优 。 你如何看待 , 深圳并没有很好的科技基础 , 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