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物药企密集赴港上市为哪般 | 敲金击玉
近两周 , 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迎来了三家创立于中国内地的生物科技公司 , 分别是再鼎医药(ZLAB.O , 09688.HK)、嘉和生物(06998.HK)以及云顶新耀(01952. HK) 。 这三家公司均未实现盈利 , 且仅再鼎医药有获批商业化的产品 。
自2018年4月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允许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中国香港主板上市以来 , 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就成为港股的重要焦点之一 。 笔者不完全统计 , 截至9月中旬,今年上半年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含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共有14家,其中10家已成功登陆港交所,1家已通过上市聆讯,另外3家仍在处理中 。
这样的节奏仍会持续吗?科创板注册制放开后 , 为何中国香港依然是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入市集聚地呢?
文章图片
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苏岭表示 , 一个地区发展生物科技 , 必须拥有扎实的科研能力以及商业转化能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科学高效的审核审批体系、资金支持等各项要素 。 很多生物科研临床试验耗时长、风险高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000万人口 , 中国香港有先进的医疗卫生体系 , 很多有经验的临床专家 。 如果临床试验相关政策可以进一步优化 , 包括样本、物流、信息流等方面可以优先安排 , 那将对生物科技公司有更大的吸引力 。
与此同时 , 作为一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 , 未来产品销售也在中国 , 未来的现金流主要是中国和亚洲 , 因而中国香港会是更优的选择 。
此外 , 笔者梳理发现 , 在公司市值方面 , 这些公司也得到了较高认可 。 许多生物医药股不仅在上市首日实现“开门红” , 还能够持续获得较高的股价认可 。 以康基医疗(09997.HK)为例 , 其上市股价为13.8港元 , 截至10月12日收盘 , 其股价达到23.85港元 , 上市至今股价上涨达73%;上述再鼎医药、嘉和生物和云顶新耀等涨幅也接近30% 。
而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或是还没有产品上市 , 或是未能实现营业收入 , 因此对其进行估值格外复杂 。 多数情况下是以公司商业化产品的产品数量、研发进度和市场规模等为影响公司估值的评判标准 。
以再鼎医药为例 , 其目前已有两款上市产品及16个临床产品 。 在研发管线的布局上 , 主要聚焦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系统和抗感染三个领域 。 已上市的产品分别作用于卵巢癌治疗及脑胶质瘤治疗 。
再鼎医药目前获批治疗卵巢癌的药物PARP抑制剂是肿瘤领域近年来具有潜力的靶点 , 目前该靶点最大的产品是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尼 , 去年奥拉帕尼全球销售大约为12亿美元 , 而国内市场还未完全开发 , 因而2019年上市的则乐所面临的竞争相对海外市场会好许多;治疗脑胶质瘤的肿瘤电场治疗设备 , 原理是通过特定频率电场抑制癌细胞分裂 , 这款疗法的创新价值颇高 , 授权给再鼎医药的Novocure公司本身也被众多资本看好 , 不过这一疗法的独特性让其推广和实施具有门槛 , 使得放量进程相对较慢 。
此外 , 再鼎在候选药物方面 , 如CD20双抗、PDL1双抗、ROS1、FGFR2等产品都进入临床2/3期关键试验等因素作用下 , 港股IPO完成后 , 再鼎医药获得约60亿港元外部资金 。 其股价已经从发行价格的562港元 , 上涨到如今的725港元 。
不同于再鼎已有实现商业化的产品 , 嘉和生物及云顶新耀则完全处在研发临床阶段 , 也就暂无产品可销售 。 不过在研发管线和聚焦领域 , 这些企业都有极大的相似 , 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治疗、感染性疾病等等 。
此外 , 背靠的资本或都有不少重合 , 包括高瓴资本、启明创投等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也因此 ,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类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生物科技企业称之为“鲇鱼” , 搅动了传统医疗的玩法 , 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活跃度 。
推荐阅读
- 陈庆镒|宝马i3可不是失败的产品,从销量上来看
- 实体|华熙生物:趴在地上做实体 打造“国民产品”
- 产品|林鹏“奔私”后首发产品 单日募资150亿
- 黑猩猩|真实版“美女与野兽”?苏联生物学家重金招募5名女性,进行黑猩猩生育实验!
- 车友料|Mach 1发布,美式肌肉走向欧罗巴,产品喜忧参半,欧版Mustang
- 经济观察报资讯|格力地产“大健康”布局成效渐显,控股公司科华生物净利大增
- 国际金融报|老牌药企太极集团走上混改路,国药集团或将入主,净利断崖下跌近90%
- 杯酒释王者|哪些英雄或者皮肤适合开双语音呢?东风海域日落之海埃及背景的皮肤特殊的生物圣斗士皮肤,王者荣耀:双语音或被普及
- 杯酒释王者|王者荣耀:双语音或被普及,哪些英雄或者皮肤适合开双语音呢?东风海域日落之海埃及背景的皮肤特殊的生物圣斗士皮肤
- 生活智美!OPPO发布5款IoT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