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中国空间站( 二 )


航天员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近期 , 航天员又接连参加联试任务 , 舱内外操作程序接连几十个小时的训练 , 辛苦不必言说 , 可他们仍然争分夺秒地训练 , 训练 , 再训练 。
如今 , 任务进度日益紧迫 , 时间就是命令 , 为了保证后墙不倒 , “白加黑”“6+1”已经成了中国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常态 。 无论是试验现场、实验室或是服装车间 , 都是一番忙碌景象 。
再造地球
一个被称作“再造地球环境”的试验项目 , 同样备受关注 。
在不久的将来 , 中国航天员将长期驻留空间站 , 届时从地球运送物资到太空 , 成本高昂 。 环控生保技术必须从“非再生”走向“再生” , 这是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瓶颈技术 , 也是关键技术 。
在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站舱内 , 制造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生命保障系统 , 且稳定运行十几年 , 难度可想而知 。
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 , 于2011年接受这个极具挑战的任务 , 至今已开展了长达多年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工作 。
该团队负责人卞强表示 , 为了抢时间 , 他们从未完整地休过周末 , 也从未在晚上9点前下过班 。 遇到突击任务 , 晚上加班到一两点是常事 。
“我们团队的工作状态 , 好比是用冲刺的速度进行长跑 。 ”卞强说 。 据他介绍 , 在高压工作状态下 , 团队人员早就练就过硬本领 , 成为精兵强将——
周国栋是个90后 , 25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子系统负责人 。
另一子系统集成负责人熊涛 , 经过两年的历练 , 也挑起了大梁 。
业务骨干张勇平在产品交付任务中突击了一个月 , 完成了主体工作 , 却也累倒进了医院 。
卞强说 , 环控生保技术从“非再生”走向“再生” , 国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 国外资料也少得可怜 。 团队成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通过初样研制的探索 , 总体负责人杨润泽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 写了一套《再生生保正样综合测试方案》 , 经过集体讨论 , 又反复改了不下10遍 , 直到确定工作项目、测试流程和进度节点符合预期 , 方案内容详尽精细 , 囊括各大系统每天的工作流程 。
产品设计师丁平负责的某子系统研制过程最为曲折 , 他从事这个岗位近8年 , 工作状态主要是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循环 。 他对此笑称“说多了都是泪” 。
其中最难的 , 就数某部件材料的腐蚀性和磨损问题 。 为此 , 丁平和团队成员选了5种材料和3种不同的结构方案 , 进行排列组合 , 反复对比 , 历时三四年 , 试验了10多次后 , 找出了最优材料和结构 。
卞强透露 , 就在不久前 , 空间站组合体环控生保集成性能试验顺利结束 , 全面验证了产品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 。
飞天战袍
9月11日晚上9时58分 , 舱外航天服试验舱大厅内灯火通明 。
“报告 , 任务完成 , 身体状态感觉良好!”历经17个小时 , 两名志愿者从模拟在轨真空环境的舱外服试验舱中走了出来 , 顺利出舱 。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 ,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走好低压舱地面模拟一小步 , 跨出空间站太空实战一大步 。
众所周知 , 太空环境险恶 。 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恶劣环境因素 , 让航天员时刻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 舱外航天服就是最大限度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 , 同时便于太空工作的个人密闭装备 , 是航天员的“飞天战袍” 。
据舱外航天服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 未来的空间站任务 ,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间长 , 操作程序多 , 对舱外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该中心科研人员 , 对舱外服的结构布局设计、服装寿命和工效能力都进行了改进 。
该负责人说 , 摆脱臃肿、笨重 , 舱外活动更自如 , 是航天员心中理想的舱外服标准 , 也是设计师们最纯朴的愿望 。 这几年 , 他们一直在积极地筹划 , 准备改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