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览风华:紫禁城见证明清历史变迁( 二 )
康熙帝和乾隆帝六次南巡 , 既稳定了江南政局 , 也促进了国家财赋重地的经济发展 。 南方市镇的繁荣 , 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 大量的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出口欧洲 。 盛世巅峰时期 , 户部银库库存的白银常年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上下 。 盛世倡文 ,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 历经三朝九十余年撰成的《明史》 , 经康熙、雍正两朝修成的《古今图书集成》 , 及乾隆朝纂修而成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 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 。 康熙帝开建承德避暑山庄 , 乾隆帝长期驻跸 , 以此维持和改善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 康乾时期欧洲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 带来先进的科学仪器、书籍和西方艺术 ,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 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也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标志 。
康乾盛世之时 , 正是世界局势剧变时期 ,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 , 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 , 面临艰难的挑战 。 俄国从北方陆路、英国从南方海路对中国构成潜在威胁 。 在这一百多年间 , 中国与欧洲强国间的力量对比大体上仍处于战略均衡态势 。 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前 , 中国的人口与整个欧洲大体相当 , 中国的制造业份额也不在欧洲之下 ,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 , 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
王朝的盛衰决定着紫禁城的命运 , 建于“永乐之治”的紫禁城曾遭雷击 , 三大殿毁于一旦 , 至正统年间重新建成完工 。 明代中后期进行的是局部修缮 。 鼎革之后 , 紫禁城又为清朝皇宫 , 顺治二年(1645年)完成了对三大殿的修缮 , 改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宣示了“清承明制”的国策 。 康熙朝太和殿曾遭大火焚毁 ,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复建 , 但基本维持明朝格局 。 乾隆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 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修缮、改建、扩建和重建 。 以倦勤斋为例 , 从格局、摆设到通景画 , 乾隆帝都精心设计 , 处处精心布局 。 当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 呈现的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紫禁城的格局 。
推荐阅读
- 同窗之情,温暖一生
- 美文欣赏:岁月弹指刹那,沧桑不掩风华
- 逐梦令|醉因我赏欣
- 繁华匆匆,如梦成殇,谁的风华绝代,倾国亦倾城
- 老人的情怀;忘掉你的老,一样可以风华正茂
- 一指流沙,倾尽万千风华
- 我只是一棵树作者:李府钟(于紫禁城)
- 哪句文案像是黑暗中的光救赎你
- 杯酒且话前尘事 风华当属少年游 超美小诗和句子 赶紧收藏吧
- 红尘有爱自盛开,我心如莲问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