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光观察局|山海关则为走廊咽喉,明末时期辽西走廊关乎明朝的兴亡

相对于辽东 , 辽西指的是东北的医巫闾山脉以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以南、燕山山脉以北与七老图山以东的地区 , 千百年来这里都是关外、漠北与中原之间的沟通要道 。
广义上的辽西走廊指的不仅仅是一条通道 , 而是多条古道的并称 。
一、卢龙-平冈-柳城道 , 当年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是通过此道北伐乌桓;
二、傍海道 , 从北京出发 , 经山海关抵达锦州;
三、无终-柳城道;
四、古北口出发后与其他三道汇合于承德 , 再前往柳城 。
在这四道之中 , 傍海道名气最大地理位置最优越 , 狭义上的辽西走廊 , 通常指的就是傍海道 , 明朝建立之后 , 其他三条道均基本废弃 , 唯独傍海道一直保留兴盛 。 辽西走廊极其重要
作为中原、华北地区与东北、漠北之间的往来要冲 , 辽西走廊早在商周时代 , 就成为东北与中原往来的必经之路 。
【历史时光观察局|山海关则为走廊咽喉,明末时期辽西走廊关乎明朝的兴亡】
历史时光观察局|山海关则为走廊咽喉,明末时期辽西走廊关乎明朝的兴亡
文章图片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 , 燕昭王曾派遣大将秦开经过辽西走廊攻打东胡 , 并进攻箕子王权 , 并且在当地设置郡县 , 这也是东北历史上首次设置郡县的记载 。
此后千百年里 , 中原文明经过辽西走廊不断进入东北 , 而从东汉末年开始 , 中原常年混战 , 大量百姓经过辽西走廊进入鲜卑人的地盘 。
除了作为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桥梁 , 辽西走廊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在于其战略地位 , 由于辽西走廊地势险要 , 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相对于喜欢南下劫掠 , 然后又回归本土的漠北游牧族群 , 受到农耕文明影响比较深的东北区域的族群 , 对入主中原兴趣更高 。
历史上 , 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 , 想要染指辽西并不是什么容易的时期 , 想要控制辽西走廊 , 往往都要静静等待中原衰落 , 如此情况才能趁机拿下辽西 , 继而入主中原 。
历史时光观察局|山海关则为走廊咽喉,明末时期辽西走廊关乎明朝的兴亡
文章图片
千百年里 , 鲜卑、契丹、女真 , 都曾借辽西走廊进驻中原 , 而最著名的一次则是明朝晚期 , 关外的女真兴起 , 最终建立起的后金 , 也就是清朝的前身 。 辽西走廊 , 关乎着明朝存亡
靖难之变后 , 由于明朝北方的精锐被明成祖当年大量抽调进行靖难之变 , 加上朵颜三卫的放弃与大量卫所的后撤 , 明朝北界也不断后退 , 最终使得北京非常靠近边地 。
由于京师距离辽西走廊的距离很近 , 所以明朝也非常重视对于辽西走廊的防卫建设 , 至宣德年间 , 明朝在辽西走廊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堡垒 , 如今辽宁的诸多渤海边的重要城市 , 比如锦州等等 , 都发源于此 。
明初 , 辽宁大多数地方都属于蒙古的地盘 , 唯独辽西走廊属于明朝 。
洪武十四年(1381年) , 魏国公徐达在辽西走廊建立山海关城 , 设山海卫 , 关外指的就是山海关以东的地区 , 关内与关外的区别由此出现 。
山海关的位置 , 恰好位于辽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 如同一把大锁 , 牢牢扼守着东北进入中原的陆上要冲 , 因此山海关被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 , 万里长城第一关” 。
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 , 明朝不断修筑边城 , 巩固辽西走廊的安全 , 以保证明朝在辽东的地位 , 当时东北经过朝阳进入中原的诸多古道都无法通行 , 使得辽西走廊的地位日益凸显 。
历史时光观察局|山海关则为走廊咽喉,明末时期辽西走廊关乎明朝的兴亡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一统女真之后 , 开始向明朝发起挑战 , 经过抚顺之战与萨尔浒之战 , 后金夺取了辽东的主动权 。
经过沈阳战役、辽阳战役之后 , 明朝失去了在辽东的几乎所有据点 , 最终 , 明朝只能凭借扼守山海关与宁远城、锦州几处据点 , 才能掌握辽西走廊 。
努尔哈赤在位期间 , 始终无法破除明朝对于辽西走廊的掌握 , 直到其子皇太极继位 , 皇太极率先征服李朝与察哈尔蒙古 , 斩断当时明朝在东北的两只臂膀 , 随后使用迂回战术 , 透过燕山山脉攻入明朝腹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