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怎么样的体验( 二 )


■网友的回复
终于忍不住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只在P大呆了四年,跟那些六年七年乃至十年的师兄师姐们没法比。前面也有人提到啦,刚进去的时候,认识的一群小伙伴里这个奥赛金牌,那个国家一等奖,钢琴十级琵琶古筝学了十年什么的压根不算稀罕,间或隐秘或公开地流传着一些XX是XXX的儿子/女儿的传闻。就中文系来说,专业课老师几乎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大牛,上课的分量绝对足,而且老师们都特别和蔼可亲基本没有传说中的“架子”,可爱的不行。当然,在这一群闪闪发光的人生赢家中,还有我这样从六线小县城吭哧吭哧应试教育上来的普通得甚至有点平庸的人。没有专业证书,没有国家奖项,甚至大学四年成绩也是普普通通永远在奖学金的边缘徘徊(对了我们系我们级当时奖学金真的是纯按GPA拍的),社团也在做然而并没有风生水起,看起来怎么都不算一段金光闪闪的简历故事。但是那个时候很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自由和充实。早上醒来去图书馆占个座自习一下,顺道去一体打个早卡,一天跑来跑去上课。大一大二那两年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辩论队,大三开始准备申请,旧理教117因为可以自习得很晚经常被自习党占据,整个教室只有墙上的几个电源插座于是地下错综复杂的接线板缠绕在一起不分你我,围观了全程的陈小姐表示目睹了好几起接线板缠绕出的姻缘。大四毕业,散伙。散伙饭没有太多人哭,离校那天我走的最早,于是好几个好朋友都来送我,拥抱,道别,从此成为校友。听起来仿佛是一个传统的大学故事的模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找份好工作,谈个好对象。北大给我的,却远不是这样。刚入学时候,看着别人金光闪闪的经历,内心说不惶惑是假的。记得当年某NGO面试,面对着高中时期就参加了一堆联合国活动的竞争者,曾经的媒体经验也就是高中时期创立的校园电视台和一两次无果的投稿的我落选简直是必然的。回到宿舍恸哭一场,觉得自己简直毫无长处。成绩并不拔尖,实习申请投出去石沉大海,挫败感排山倒海一样袭来简直要压死那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我。放心,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人一道光一样的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也没有师长的醍醐灌顶,有的只是这个校园。后来,一边挫败着一边还得好好学习拿学位呀,GPA也还是很重要的呀,所以大概日子过得也还算正常。有时候打卡锻炼路过湖边会发会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他们聊天。慢慢地从三角地走回宿舍的时候会一条条横幅看过去,发现就业指导讲座和英语学习讲座,明星讲座国外领导人讲座,学术的主题活动和元火动漫社的社庆大会,电影协会放《哈利波特》还请了戴爷点评……这些消息统统都在一条狭长的小路上向我涌来。这个园子里同时发生着太多太多事,有着太多太多选择。我并不是无路可走,而是可走的路太多,不知道哪条路是生路。再后来,转念一想,哪有绝对的生路,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所谓靠谱和成功,无非就是别人的认可。而我身边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我讲的却是:你开心就好。朋友,师长,都只有一句:你开心就好。当初课后像一个小粉丝一样的战战兢兢找老师搭讪,语无伦次的说完自己的观点,老师跟我说:看来你是真的感兴趣啊。我说是呀我特别想做这个。老师温柔笑笑说,如果你想走学术这条路,一定要自己开心。后来再去面对选择的时候,标准就简单了很多:做这个我爽么,我有能力支持自己做这个事情吗。可能后来走的路不是那么符合大众标准,可是自己有承担责任的勇气,那就好了。我的朋友们,从外企辞职自己创业者有之,Gap year之后回来毕业后自己创业并风生水起者有之,安稳考了公务员结婚生子者有之,放弃名校Phd学位去南美做NGO者有之。有些文化欢迎标新立异,却排斥那些现世安稳,有些文化宣扬现世安稳,就将那些离经叛道视为异端。北大只是静静地给你一个拥抱,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跟许多人生选择完全不同的人成为朋友,世界是你意料之外的广阔。人生没那么多戏剧性啦,敢做一个让自己爽的选择,大概是北大的校园文化给我受用一生的东西,和秋天的银杏路,春天的燕南园一样。毕业的时候,有同学说“希望北大不是我们一生的至高点”。现在我想,北大是我自由灵魂的起点。Ps写的很乱请多谅解。个人经验,诸如其他更多方面有待方家补充指正了。
■网友的回复
坐标光华。还是不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里无用是什么意思,但是渐渐明白了什么是自由。
我以前是一个锱铢必较,分秒必争,物欲至上,臭不要脸的人。高三北大招生组的老师问我为什么想去光华,我说因为想要30岁之前达到财务自由。学校电视台让每个人说自己的梦想录节目做片头,我脱口而出想要有钱。我一位朋友那晚和我说:“你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很少有人敢把‘我的梦想是有钱’说出来,但是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考虑吧。”
其实我的考虑有两个,一个是我没有自己喜欢的事,一个是我真的很需要钱。
我很会背书,很会考试,很会为了必要的目标逼迫自己,但是男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想给我讲区块链我会堵上耳朵,因为大脑一直被知识强奸不再对知识产生好奇。初三会因为知道自己错了数学的大题一路大哭着从学校走回家,高中会因为错了物理的选择考试中午趴在人走光的教室里哭到人生灰暗,一直战战兢兢用所有精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很自然地觉得逼迫自己是进步的最有用的工具,很自然地觉得要继续“优秀”,要上北大,上光华,要努力本科毕业就被大投行录取。我喜不喜欢不重要啦,我要逼迫自己这样做,因为这样是对的。
而我,又真的喜欢物质生活能带给人的满足。有一次企业参访的机会我去了洲际酒店,摸着厕所里的皮沙发心想有朝一日我也要每周末住在这里。我喜欢好看的衣服,总能一眼在货架上挑出最贵的一件。母亲是一个很节约的人,小时候为了省钱买了羽绒找菜市场的裁缝给我做一件羽绒服,那件羽绒服好丑好丑,廉价的紫色外皮,摸上去塑料一样的手感,回家的路上我跟在妈妈后面默默地掉眼泪,那种委屈感现在还记得。
所以我疯狂找实习刷简历,只要是big name的实习不管喜不喜欢我都做。下班的时候在地铁里一边啃汉堡一边哭(我知道地铁里不能吃东西但是太饿了),倒是没有人欺负我,只是觉得工作很压抑,生活很压抑。
而糟糕的是我没有成为那个“优秀”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还不错”的学生。我的绩点中上,找的实习中上,同学里没有人会觉得我很厉害。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复习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更好的绩点,我以为自己作业写得很用心了,为什么分数还是正态。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在硅谷工作的学长说:“总有人问我怎么样可以毕业之后去硅谷工作,怎样可以像我一样大学保持每天学习八小时,但是我想说,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东西,你不会做到最好的。如果你不喜欢,每天坐在图书馆里八个小时就是一种刑罚,而真正的卓越,是需要你热爱你做的东西。”
我有一点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是平庸的一个。我想起来一个大三学长朋友圈里说“期末季赶上大单虽然有压力但是很开心”,想起来一个组的同学通宵画PPT第二天跟我说没觉得累,想起来采访一个修软双的学姐会不会被信科大佬虐,她说虐但是用爬虫爬小黄片是她的梦想……
我们做一样的事,但是我们的灵魂不一样,他们的灵魂是撒欢的快乐的灵魂,我的灵魂是哭唧唧的委屈的灵魂。所以很自然的,他们做得比我好。
自由的灵魂就是撒欢的快乐的灵魂,有独立的思考,听得见内心的热爱,不被自己或者普世价值观逼迫,特别阳光特别浪漫地去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由的灵魂起得来床,因为不会觉得今天又是挣扎的一天。
北大真的很多这样的人。有放弃实习选择支教的,有热爱拍微电影一周不洗澡的,有从金融转行做记者的,有化学念到大三发现自己喜欢艺术转方向做艺术品管理的……
可以说北大是自由的灵魂群居的地方,没有人嘲笑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人逼迫你一定要把挣钱作为生活的第一奥义。体验就是被感染得大胆、自由、清醒,逐渐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赚钱重要。
就像我刚入学听到的那样: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
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怎么样的体验
■网友的回复
社团多,妹子好,康中鸡腿是一宝,大牛多,招牌贵,中文历史怕过谁;白富美,高富帅,光华经院就是拽,疗养院,属艺院,外加新传和国关。未名湖,游人多,问我燕园怎么走,老大爷,老大妈,借我饭卡行不行。未名湖上有巨人,花神庙前有裸奔。保安小哥态度好,扫地神僧不难找。出东门,有地铁,如此方便咋减肥?体育场,打卡忙,只是早卡不见了。二教新,理教大,还有电教要倒塌。二九三十已拆迁,唯有二八泪万千。校园园林风景美,玉兰丁香次第开。五月牡丹花烂漫,秋霜老柿银杏染。岂说秋雨愁煞人?银杏成河了无痕!经双乃是三大俗,偷渡传奇林毅夫。啤酒学堂去or留?最后多亏猪队友。琥珀发财黑鸳鸯,燕园老猫气质高。喜鹊登枝随处见,四声杜鹃响彻天。校园中心图书馆,成府眺望仍可睹。元培校长斯诺墓,塞万提斯李大钊。德才均备体健全,西门静园博雅塔。燕京京师二合一,规划功劳属墨菲。反观隔壁之校史,区区留美预备校。隔壁互黑是传统,相爱相杀情谊深。民主科学顶个球,顶起北大脊梁骨!2015/7/24 更新居然过百赞了(☆_☆)感觉写的太差还是继续匿着吧oˊ_\u0026gt;ˋ
■网友的回复
1
中关村文理学院的勤奋学子:每天学习十八个小时,每周学习七天,每年学习两周。
2
旁听课必到,必修课选到,选修课迟到,双学位不到。
3
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
4
中午12点10分的食堂:畅春空着,学五坐着,学一等着,农园站着,燕南挤不进去。
5
来自某领导的口误:北大人都是有理想的,那就是振兴清华!
■网友的回复
终于等到这个问题了啊摔!高中的时候《求学》这本杂志有一篇文章讲北大,看完后我在心里默默幻想了一下未来在北大的生活:行道树全是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小道,走上去沙沙作响,我塞着耳机背着书包去图书馆自习,道边有来来往往漂亮抱着书的姑娘们,以及白发的教授。然后大一那年的11月,我真的遇到了这个场景。和梦里一模一样。春天的紫藤花特别美(尤其是图书馆到燕南之间的那条小路),夏天时六院的爬山虎美得不忍直视,秋天时满校园银杏叶子都黄了,常常能看到情侣们牵着手走过,冬天未名湖结冰,凭学生证十元即可租冰刀鞋。。你问我全中国最美的大学是哪一所,我肯定会说是北大。
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怎么样的体验
(照片是我拍的,无PS,包涵下。实景更美)说说学习,入学的第一天在静园草坪上就看到有漂亮的学姐在安静看书(大概早晨七点多),05年暑假有一次大清早冒着大雨去未名湖闲逛居然看到有人撑着伞在读英语。。。大家可能都觉得清华人踏实好学,可是北大人在勤奋程度上也不遑多让。上课无论多么难的知识点都能有同学与老师互动,自习室总是人满为患。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是有同学跟我炫耀说参加129合唱的排练间隙背了2000多个单词,还有个学姐某暑假做了视力矫正手术无法看书于是就顺手听磁带背完了新概念英语4。我们级有个学霸,某天晚上打电话到她寝室找人(我当时是班长,有班级的事儿)发现除了她没人在寝室,问之在干嘛,答曰闲得无聊在做高数证明题玩。。。我这种学渣当时就差点给跪了。再说说生活。会学的孩子一般都很会玩。北大每年十佳歌手、剧星大赛都很精彩,而且很专业。校内数百个社团,每年招新号称“百团大战”,风雷社好像还去过天天向上,昆曲社排练的《游龙惊凤》去美国演出过。山鹰社、爱心社等也是全国闻名的。说实话这种同学带给我的自卑比学霸还严重。好歹学业上我曾经成功过,可是这种精彩恣意的才华让我,怎么说呢,不是羡慕,而是艳羡。除了精彩的玩也有正常的玩,比如打游戏、打牌(这个其实很少)、桌游、K歌(17英里还好么?),跟其他大学都一样啦,大半夜的我们常会集体出去吃西门鸡翅,相信这是很多男生共同的回忆。接着聊聊北大学生的个性。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学校食堂涨价。当时全国高校食堂都开始涨价,北大也跟风涨价,但是清华食堂没有涨(食堂不如隔壁是北大人心中永远的痛啊……),于是有一帮人每天骑自行车去清华蹭饭,并不断发相关对比图片到BBS,结果过了一周学校受不了就又把价格降回去了。当然后勤部门也不是好欺负的,学生并没有取得全部的胜利,因为我们挚爱的学一酱肘子没了,而且康博斯鸡腿饭开始限量供应……第二件事是学校东门附近开始修地铁站,暂定名叫中关园站,和公交车站的站名保持一致。然后有同学不干了,修在我们学校旁边凭什么不叫北大站?清华都有一个公交车站是以清华园命名的!这时候物理学院的学生们跳出来说,地铁每次经过的时候底面轻微颤动,这会影响物理实验结果!于是大家纷纷讨论说要去找校领导要一个说法,学校很快反应过来,贴了告示说,第一这个地铁名是暂定名,学校正在跟政府积极争取,第二物院的事我们早就想到了,有一笔拨款改善实验室设备不日下发,云云。后来正式名字果然是北京大学东门站。感觉北大像一个飞机场吧,跑道很多,没有规定你成长的方向,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方向飞翔。读书做学问也好,实习社会实践也好,哪怕你谈恋爱打游戏,都没有问题,整个园子的包容性很强。我本科同学有认真学习最后在斯坦福读博的,也有大二就开始实习后来去很牛的咨询公司的,还有学会计专业但毕业后专职写小说现在成为当红女作家的。我寝室有个哥们大学四年上的课屈指可数,都是宅在寝室看小说打游戏,也顺利毕业了……对了北大有不少同性恋,我们都玩得很好不会有歧视,我们院有个师兄后来变性成学姐了,顺利做到我们院学生会副主席。在这里你可以有自己的爱和信仰,可以自在活着。不管什么方向,只要你做到极致,就很了不起。我见识了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才华横溢,用力生长,光芒万丈。除了学生还有老师。二逼老师也有,但好老师更多。说一个小段子。有一门课叫《中国佛教史》,期末就是一篇小论文,讲述你对中国佛教的理解,字数文体不限。有个哥们写了一个“缘”字,就交了。。。结果同学分数都出了,自己分数迟迟没有,心下惴惴不安,于是打电话去问老师。老师说,如果你不打电话说明你真的悟透了,满分,打了电话说明你仍有心结,写“缘”属于投机行为,不及格……以前辅修社会学的课,李康讲西方社会学史,都不带课本的,一支粉笔一张嘴,能不间断讲两小时,学问非常扎实,笔记都记不过来。这种名师很多,像什么张智勇老师,林毅夫老师,上课的时候讲台都坐满人……感觉大部分老师的气质和学生很像,也是那种才气汪洋,恣意洒脱的。大学我在的院系是北大最好的院系之一,130个本科生中有13个省状元,差不多50多个市状元。。。无论念书时还是现在工作,我的成就都比不上同学们,其实压力一直蛮大。但我回想起来,在同侪的压力下奋力向前,交了几个知心朋友,有过一段精彩的生活,爱过不后悔的姑娘,真的很美好。我已毕业六年,恰逢入学十周年。好感伤。北大是我一生都无法走出的风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