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无健康码通道”何以获赞
:原题为_解放日报|“无健康码通道”何以获赞。
近日 , 一位网友拍摄于无锡火车站的一张照片获得了数十万次点赞 。 照片显示 , 无锡火车站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无手机、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无健康码通道” 。 显然 , 特殊通道开通获全网怒赞的背后 , 是公众对技术温度的期待 。
【解放日报|“无健康码通道”何以获赞】近年来 , 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 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得以普及 。 与年轻一代熟练使用新技术享受便利相对应 , 老年人就医难、买票难、付款难的状况在各地屡屡出现 。 到了今年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更多城市相继推出健康码、行程码等数字通行证 , 由于新技术对防控疫情有益 , “码上办事”也日益成为众人的共识 , 几乎无人能对数字化说“不” 。 这极大提高了治理效率 , 却也使那些不善于使用新技术的人群 , 在乘车、观影、进入小区等诸多现实场景中 , 感受到不友好、不方便 。
也有人指出数字技术的冰冷 , 但与享受到便利的人群相比 , 遭遇技术困难的公众毕竟只是少数——有关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人 , 互联网普及率达67.0% , 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10.3% 。 可见 , 一方面是为数不算少的民众并不具备熟练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 但另一方面 , 他们的占比又不高 , 甚至被戏称为“网络难民”的老年人群体 , 相当一部分也已经习惯了数字生活 。 这意味着 , 那些真的不会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 , 也不会刷码操作的人群 , 成了真正的“容易被数字化遗忘的少数人” 。 获得便利的“大多数” , 很难真正意识到推崇新技术作为解决方案 , 将人为制造“数字鸿沟” , 为另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增加阻碍 。
不可否认 , 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 , “码”上生活有其必要的一面 , 它的确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 。 但公众对此应有自己的选择权 , 尤其是对于新技术使用尚存困难的弱势群体 , 管理者更应设身处地为他们设计备选方案提供便利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情感诉求 , 无锡的“无健康码通道”才会短时间内在网上收获巨量点赞 , 这折射出公众的一种期待: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 应该在防控与温度之间做好平衡 。
管理的温度 , 很多时候并不是奢望 。 这个假期 , 家中的老人也曾亲历一件与“码”相关的麻烦事 。 让他们拿着家人事先网购好的电影票二维码照片 , 自行到影院机器上完成现场取票 , 已经不容易 , 但在随后的“健康码”环节还是出了状况——家乡当地的绿码 , 并非所在地的绿码 , 而这在不同的影院遭遇了不同结局 。 一家影院的检查人员直接认可老人出示的异地绿色健康码 , 但另一家的检票人员就“铁面无私” , 要求老人必须在现场重新申请所在地健康码 , 否则不予放行 。 这个场景或许有其象征意义——“铁面无私”的管理属于照章办事 , 不能算错 , 但如果“前台”的服务更跨前一步、“后台”的数据共享更通畅一些 , 管理者留给群众的印象 , 是不是只有一种“铁面无私”呢?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 , 不仅要看它能做什么 , 还要看使用者愿意做什么 。 只有在技术中融入了温度 , 它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 据了解 , 目前除无锡之外 , 郑州、福州、西安、青岛等地也有了“无健康码通道”或者类似的举措 。 可见 , 对于火车站、地铁、机场等方面而言 , 这样的“新型便民措施”非不能也 。 只要管理者的眼中看得见弱势者的需求 , 愿意多想一想、多做一点 , “无健康码通道”及其背后的理念 , 就能够更多出现;与数字化脱节的“少数人” , 也能迈出虽慢一些却同样从容的步伐 。 (谢飞君)
推荐阅读
- 戏说健康|对于许多老师都头疼的公开课, 怎样预备才好? 这些细节不能忽略
- 【中科】心晓悠护Lite+精准健康管理平台 中科新知亮相CMEF
- 健康中国|国家卫健委谈酸汤子中毒致9死: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 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国家卫健委就酸汤子中毒事件发布提示:这几类食品最容易致病
- 经济观察报资讯|格力地产“大健康”布局成效渐显,控股公司科华生物净利大增
- 北京日报客户端|聚焦医药健康发展新机遇,中关村生命园发展论坛启幕
- 国际在线|【潮涌长三角】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探索之路
- 美容|生活健康小提示:嘴唇干燥,鼻尖脱皮,夜猫子等轻松解决
- 美通社|致敏主因并非尘螨本身,深圳家庭健康“宝”典
- 紫侠|为什么美俄不联手修跨海通道?白令海峡最窄只有35千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