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赖宁14岁救火牺牲,被树立为榜样多年,现在为何被移出教材?( 二 )


曾以一支生花妙笔撰写长篇通讯、长篇小说宣传报道赖宁事迹的作家孙云晓 , 一度认为赖宁上山救火的行为与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相矛盾 , 并不值得作为时代榜样进行宣传 。
直到亲自深入当地采访后 , 孙云晓才发现这位个性十足的活生生可爱少年短暂的一生非常丰富多彩 , 他既是学习上的资优生 , 又是调皮捣蛋的孩子王 , 爬山探险、采水晶、读书、下棋、甚至为了写观察日记去捅马蜂窝被蜇得鼻青脸肿……
学习赖宁精神绝对不是倡导孩子们自我牺牲去救火 , 而是学习他的探索精神、开阔眼界、爱国为公的博大胸怀 。 可惜事与愿违的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还是赖宁救火牺牲的事实 , 这也成为了学赖宁活动难以规避的主要矛盾 。
不过社会上关于学赖宁活动的争论也让孙云晓感到欣慰 。
从战争时期的刘胡兰 ,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救火少年赖宁 , 再到抗震小英雄林浩 ,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 , 从无可争议的为国牺牲到如今以孩子自身的闪光点为本的宣传 , 是时代的进步 , 同时由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奉献的精神历久弥新 。
尤其是在赖宁的家乡石棉县 , 当地中小学校的宣传方式十分合理 , 少年儿童普遍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 再也没有发生过未成年人去一线救火牺牲的悲剧 。
三、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的德育理念转变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 ,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获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少年英雄”中 , 有9人挺身而出与坏人英勇抗争 , 有14人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 还有保护牲畜、救火救灾的各5人 。
虽然这些孩子的精神可嘉 , 但他们实在太过年轻 , 对风险预判不足 , 大都在“见义勇为”的行动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 , 甚至付出了生命的重大代价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 我国人民逐渐意识到 , 任何人的“见义勇为”都应该牢记最小损害原则 , 任何时候生命权都远大于财产权 。
一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曾经与入室盗窃的小偷狭路相逢 , 同伴失声尖叫 , 他立刻紧追逃跑的小偷 , 可惜没追到 。 然而报警录了口供后 , 美国警察认真地告诫他:“请不要介入犯罪嫌疑人的追捕!”
反复教育他首先必须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
而广东省早就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细则中率先明确规定 , 严禁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抢救溺水人群等高危活动 。
如今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清醒地意识到 , 不应该再提倡身心都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采取赖宁式的“见义勇为”行动 。
即使是成年人 , 也不一定会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及敏锐反应的健全心智在高危场景中随机应变 , 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就更不能牺牲“自我保护”的观念了 。
【石棉|赖宁14岁救火牺牲,被树立为榜样多年,现在为何被移出教材?】当遇到歹徒行凶、山林起火、有人溺水等危急情况 , 中小学生能做的主要动作就是及时、主动报告 , 实在避无可避要善于“智斗”抗衡 , 不可盲目争强好胜 , 时刻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
四、“赖宁式”英雄少年精神的升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轰轰烈烈开展的学赖宁运动从形式上来说已经成为历史了 , 实际上这股热潮中一直都不乏理性的声音 。
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就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 , 其中的第23条规定“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 可见国家从来就没有倡导过中小学生直接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的工作 。
1994年 , 国家教委和林业部颁发了《关于严禁中小学生参加扑救山林火灾的紧急通知》 , 学赖宁运动的声势由此慢慢减弱 。
进入新世纪后 , 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加强中小学生珍重生命的教育 , 强调生命的意义 。
赖宁式的英雄少年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渐行渐远的陌生名词了 , 却反而让一手打造了“赖宁精神”的孙云晓看到了他原本想让未成年人认识一个高素质、有追求的少年榜样的希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