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文章图片



浴血三八线111作者:风千里
对于新中国人民空军来说 , 建国之初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 , 既是严酷的实战考验 , 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
1949年11月11日 , 人民空军正式宣告成立 , 但初创时期的空军队伍 , 无论是装备质量 , 战机规模还是训练水平 , 就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 成立之初 , 人民空军的家当 , 算上战斗机、轰炸机、教练机和运输机在内仅159架 , 其中包括东北老航校积攒的旧日本陆军航空队飞机 , 以及缴获自蒋军空军的美制飞机 。 以当时薄弱的国内工业水平 , 别说是整机生产 , 连零部件都难以供应 。 东北老航校时期组织起来的日本教官也因人数不多 , 水平不一 , 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训练体系 。 因种种条件所限 , 新中国必须借助国外的先进设备与专家来建设空军 。

东北老航校搜罗的日本旧军机 ,
建国之初 , 新中国的防空形势极为严峻 , 蒋军空军频繁袭扰沿海 , 连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都屡遭轰炸 。 同时 , 人民军队还面临着解放对岸的艰巨任务 , 于是建设一支足以保卫领空的强大空军显得极为迫切 。
早在1949年7月 , 中方就曾计划选派300-400名学员前往苏联学习飞行技术 , 同时动用有限的资金 , 向苏联购买100架左右的各型飞机以解燃眉之急 。 后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作为代表 , 赴苏联就援助中国空军一事与苏方进行谈判 。 当年8月13日 , 中方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 并与苏联方面的代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进行首轮会谈 。 会上 , 中方提出了空军援助的一揽子项目 , 包括购买苏联先进飞机500架(包括相当数量的作战飞机) , 聘请苏联空军教官 , 协助中方改造东北老航校 , 并开办另外5所航校 , 所有航校一届可以培训300-400名学员 , 并达到200小时飞行时间 。
中方一次性提出如此具体的空军建设计划 , 让苏联方面犹豫了许久 。 随后 , 苏联根据新中国航空力量的现状 , 对中方提出的计划进行了修改:建设6所航校和聘请教官不变 , 但购买飞机规模压缩到334架 , 且除了84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包括拉-9 , 图-2) , 其余大多是教练机和通讯机(包括雅克-11和雅克-18教练机 , 雅克-12通讯机) , 苏联修改出售飞机规模 , 主要是因为在冷战大幕下 , 实力尚弱的苏联不想因为对新中国的过度军援而引起美国的疑虑 , 以援建航校为名义向中方提供以教练机为主的机队 , 就成了必然之选 。

1950年遭遇蒋军空军轰炸的上海浦东地区

参加开国大典的部分飞机
尽管中方的要求没有全部得到满足 , 但新购得的飞机和聘请的教官 , 依然为中国空军的初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不过到了1950年 , 半岛战云密布 , 加上蒋军空军袭扰烈度越来越强 , 苏联还是提高了援助规模 , 像米格-9和米格-15这类新锐的喷气式战机开始加入人民空军 。 陆军也开始抽调各部队骨干组织成立新的一线作战队伍 。
6月19日 , 首支成建制作战队伍——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 , 该旅先是驻防上海 , 随后为应对朝战转场至辽阳 , 在接收一批新锐的米格-15战机后 , 与一同调来的空三旅第7团被一起整编为赫赫有名的空四师 。 志愿军正式入朝参战后 , 日后屡立战功的王牌部队也相继成立(如空三师 , 空十二师和空十五师) 。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 , 苏联对中国空军的支援力度也在提升 , 眼看美空军和海航飞机开始频繁越过鸭绿江袭扰东北境内 , 苏联甚至直接派遣精锐空军部队进驻东北协助中方进行国土防空 。 从1950年8月开始 , 苏联开始派遣首批航空师入华 , 这批援华空军部队中 , 最早抵达前线的是空军第151师的124架战机 , 分别驻防通化、铁岭、辽阳和安东等毗邻朝国的地区 , 为入朝参战的第13兵团提供空中掩护 。
当年9月-11月 , 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苏联第303航空师 , 驻外贝加尔的第186强击机师 , 也先后来华 , 此外苏联还在原第144师和第328师基础上新组建4个缩编的航空师(每个师下辖两个团 , 每个团30架战机) , 到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时 , 苏联已将第一批援华航空部队共计7个歼击航空师和1个强击机师已经在中国完成集结 。
11月20日 , 苏联再次向中国派遣第二批航空师 , 该批次空军部队包括由卫国战争时期的空战王牌阔日杜布作师长的近卫第324歼击航空师 , 有部署于旅顺的空军第50歼击航空师 , 这两个师都是全部装备米格-15战机的精英部队 , 此外苏联还特别组建了第162轰炸机师来华 。

1950年10月 , 遭遇美军飞机轰炸的鸭绿江大桥
为了避免在朝空战中 , 暴露苏联军人的身份 。 来华的苏联空军指战员 , 从飞行员到地勤统一换装志愿军空军军服 , 头戴窄檐军帽 , 胸前统一佩戴志愿军的标志与徽章 。 作战飞机也统一换成志愿军空军或朝军空军涂装 。 苏联飞行员甚至个人档案也全部作了修改 , 每个人还专门取了中国名字 , 在入华前每名飞行员还专门进行了汉、朝双语飞行专用语培训 , 按照要求 , 在空战作战时禁止用俄语通话 , 以避免美军怀疑 。

苏联部分援华空军飞行员 , 他们一架统一换上了缝有志愿军标志的军装
【兵说|苏军秘密抗美援朝,飞行员取中国名,改个人档案,禁用俄语】
苏联近卫第324歼击航空师官兵在检修一架米格-15战斗机

在华期间的第324歼击航空师师长阔日杜布(右起第二)
截止1950年12月 , 苏联总计向中国派遣两批航空部队共13个歼击航空师(包括372架米格-9 , 339架米格-15和62架拉-9战机) , 两个强击机师(包括124架伊尔-10强击机) , 1个轰炸机师(包括62架图-2轰炸机) 。 总计17950人 。 与这些航空部队一同来华的还有成批的飞机加油车(平均每个师配备10辆) , 大量飞机配件和弹药以及充足的粮食储备 。
组建规模巨大的援华航空部队 , 不仅是为了协助中国巩固抗美援朝战争之初脆弱的空防力量 , 这些在苏德战争中积累大量实战经验的精英部队 , 还直接参与中国空军的培训工作 , 当时那些对空战认知尚处于懵懂状态的中国空军学员 , 一上来就接受这些精英飞行员的亲自培养 , 其飞行技艺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 当然 , 出于各种原因 , 苏联对空军的参战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只配合中朝地面部队进行小规模的空战 , 作战区域也仅限于朝北空域 , 以保障后方桥梁和基地安全为首要目的 。 为此 , 每次出动战机规模被限制在30架以下 。

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空军部队——空四师10团第28大队

装备米格-15战机的志愿军空军部队
苏联空军在这种束手束脚的特殊规定下 , 坚持作战到1951年 , 此时志愿军空军已初具规模 , 对美军颇为顾忌的苏联立刻分批将这些援华部队撤回国 , 但在撤离之际 , 根据中苏之间的相关协议 , 苏联将部队的所有装备 , 包括战机、油罐车、零部件和维修设备全部移交给中方 , 总计有约3000架各型战机直接从苏军“跳槽”到志愿军空军 。 原本弱小的人民空军一跃成为在远东数一数二的空中力量 , 加上被苏联教官一手调教和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飞行员队伍 , 志愿军空军在面对来袭的美军战机时显得底气十足 。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 志愿军空军共出动2万多架次 , 取得了击落敌机330架 , 击伤敌机95架的骄人战绩 , 其中更涌现出赵宝桐(空三师7团三大队副队长击落敌机7架 , 击伤2架) , 刘玉堤(空三师7团一大队队长击落6架 , 击伤2架) , 孙生禄(空三师9团中队长 , 击落6架、击伤1架)这样的王牌飞行员 , 这样的战功在整个中国空军历史上都属空前 。

苏联移交给中国的米格-9战机 , 因技术落后和性能不佳 , 该机并没有入朝参战

移交给中方的苏制拉-11战机
苏联的援助在中国空军 , 特别是志愿军空军的建设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 但是也应该看到 , 苏联的援助是有种种限制的 , 比如因避免被美军察觉 , 入朝直接参战被各种临时条例所制约 , 对志愿军地面部队的支援力度非常有限 。 而移交给中方的飞机规模虽然庞大 , 但大多数依然是老旧的活塞式战斗机(如拉-9和拉-11) , 作为主力的喷气式战斗机种也有将近400架是过时的米格-9战机 , 这种技术落后的机型根本无法对抗美军的F-86和F-84 。
真正可堪作战的主力战机数量 , 其实并不充裕 。 到战争中后期苏联空军撤离后 , 技战术已经日渐成熟的志愿军飞行员才真正放开手脚与美机在空中一决高下 。 可以说 , 苏联的援助虽不可或缺 , 但真正撑起蓝天的还是靠我们自己的空军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