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明确禁止这些行为,民法典首次界定“隐私权”

你是否遭遇过陌生电话的“骚扰”?当你在浏览网页时是否被弹窗“感兴趣”的广告推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 但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涉及个人隐私安全的问题 。 面对被“暴晒”的隐私 , 谁来维护我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安全感?本期 ,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吴晓丽为大家梳理《民法典》中“隐私权”相关的法律知识点 。
上观新闻|明确禁止这些行为,民法典首次界定“隐私权”
文章图片
上观新闻|明确禁止这些行为,民法典首次界定“隐私权”
文章图片
《民法典》人格权编设专章(第1032条至第1039条)对隐私权保护进行详细规定 , 对隐私权的概念和保护范围首次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 足见新法对该权利保护的重视 , 折射出国家法典对公民权利和生命的尊重 , 也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 。
法学领域的隐私权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 , 由美国法官托马斯?库力提出 。
在我国 , 与隐私相关的最早的条文出现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 , 该条文依托名誉权保护隐私 。
隐私权被正式明确列为独立的权利始于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 , 2017年施行的《民法总则》中再次被提及 。 《民法典》设专章明确隐私权的含义并列举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类别 , 与之前相比 , 对隐私权的保护可谓浓墨重彩 。
据笔者统计 , 《民法典》全文
共计12次提及“隐私”二字
《民法典》法条依据
【上观新闻|明确禁止这些行为,民法典首次界定“隐私权”】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 ......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
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 , 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 , 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
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 , 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九条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 应当予以保密 , 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 。 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 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 ,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上观新闻|明确禁止这些行为,民法典首次界定“隐私权”
文章图片
一、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
1、隐私
在我国 , 隐私自古亦有之 , 称为“阴私” , 最早出自《汉书》 , 指隐秘不可告人之事 。
2、隐私权
法律中的隐私权指的是自然人就其隐私所享有的不受侵害的权利 。
《民法典》第1032条第二款对隐私作了明确的法律界定: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同时 ,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 隐私权的内涵也应该是开放性的 , 具体表现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