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明朝的没落,当真是因为通货膨胀吗( 二 )
文章图片
万历援朝图
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据说都耗银二百至三百万两 , 但哱拜与杨应龙都不过是地方势力 , 其能量与起举日本全国之力试图吞并朝鲜的丰臣秀吉相比差距甚远 。
朝鲜之役打了五年时间 , 大明已经耗费白银七百多万两 , 而敌人甚是顽强 , 若非秀吉病逝 , 战争尚不知拖延多久 。 除了这"万历三大征" , 大明还经历了与缅甸长达半个世纪的争端、在东南沿海对倭寇的清剿以及后金送上的萨尔浒惨败 。
万历如此好战 , 肯定有被货币使用低价格的假象蒙蔽的原因作祟 , 这种低价格让皇帝以为他的府库丰盈 。 如果价格高昂 , 朝廷自然会节约战争开支 , 甚至使用比暴力更便宜的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在宁夏之役末期答允哱拜的投降请求以尽快结束战争 , 而不是继续围困以得到一个更优质的结果 。
可是 , 实际上 , 可供使用的资源并不能支持他们这种程度的消耗!这是在透支未来!因为那些本应储蓄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资源被提前消耗掉了!
文章图片
丰臣秀吉
波托西银矿的开采继续开足马力 , 一船一船白银年复一年送到东亚地区 。 进入17世纪 , 假象已经退去 , 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供调配 , 而且储备已经所剩无几 , 于是物价因稀缺而飞涨 , 利率大幅上升 , 大明朝白银的购买力迅速下降了 。
白银之毒
3
明朝开国之时 , 黄金1两值白银4两 , 经过两百多年 , 至万历初 , 黄金1两值白银5两 , 万历中期 , 已贬值为8两 , 仅过半个世纪至崇祯时 , 1两黄金值白银13两 。
若以绢计价 , 明朝开国时 , 每匹值银0.3两 , 经过200年至16世纪中叶 , 值0.7两 , 崇祯时值1两 。 若以粮食计价 , 则更显恐怖 , 由于洪武、永乐两朝规定粮食只能用钞票购买否则判刑 , 因此缺乏数据 , 在正统元年(1436年) , 每石米值白银0.25两 。
经过近150年至万历初期 , 一石米还可以值0.3两 , 万历十六年(1588年) , 米价已经超过每石1两 , 有些地方达到2两 , 这是大明从未出现过的高价;以后米价持续上涨 , 泰昌、天启时很多地方米价在3两以上;崇祯时 , 4两以上的米价也很平常了 。
文章图片
明代银两
糖衣已经融化 , 毒药发挥威力 。
至崇祯登基时 , 食物价格比万历朝高出一倍不止 , 何况万历、天启两朝的各种挥霍和官场的大面积贪腐 , 新皇帝深感天下多事 , 处处都要用钱 , 可他却无钱可用……受国用不足困扰的朝廷加紧征税 , 把希望寄托于民间 。
可是民间的贫乏与皇帝并无二致 , 在被迫缴纳税款后又遇上气候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 市场上就没有足够的资源维持人们的生活了 。 饥荒就是这样发生的 。
如果没有大量白银涌入造成的利率扭曲 , 面对气候灾害时 , 本可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渡过难关 , 但那些资源已经被提前消耗掉了 。 其实陕西水利系统的破败早就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 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拿不出足够的资源用于修缮 。
暴力成为了饥民避免饿死的唯一手段 , 他们聚集在一起 , 攻打州县 , 四处抢掠 。 被千疮百孔的帝国折磨的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 , 亲自出马却大帮倒忙 , 使出浑身解数却使局势更加恶化 , 等到首都沦陷 , 只能自缢而死 , 为王朝划下一个凄凉的句点 。
文章图片
银票印版
击垮大明朝的 , 表面上是气候灾害带来的大饥荒和政治上的诸多原因 , 而其背后被忽视的重要一点 , 则是大量白银涌入扭曲了价格 , 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 , 使大明在万历朝提前用掉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储备 。 气候灾害只不过是风险的一种 , 即使没有气候灾害 , 当其他的风险出现时 , 缺少储蓄的大明应对起来一样会力不从心 。
推荐阅读
- 皇后|明朝最冷血皇帝:亲手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打死,只因皇后做了这事?
- 明朝|土木堡之变到底给明朝带来什么影响? 主要有三
- 明朝|满人入关后,为何要大肆屠杀明朝宗室而留下骂名?因为好处太多了
- 官员|明朝的繁荣和这四个制度离不开,招招严格却很有效
-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能够证明明朝对世界了解吗?
- 太监|朱元璋严禁太监干预政事 为何明朝还是太监当道
- 崇祯|崇祯自缢前最后几天, 明朝文官士大夫言笑自若、丑态百出
- 李自成|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洗清李自成300多年冤屈,大清阴谋被揭穿
- 明朝|元明清明清疆域变化:从地图看清朝是如何收拾明朝留下的残局的
- 皇陵|元朝皇陵没发现,明朝皇陵没人盗,清朝皇陵却无一幸免,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