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高校“强基计划”遇冷:自主招生2.0,人才选拔仍功利( 二 )


事实上 , 对大部分学生 , 他都会建议不要考强基 , 因为如果最终还是录不进自己的理想专业 , 又没办法转专业 , 风险更大 。
学生和招生老师在这时达成了某种“共谋” 。 在此背后 , 高校在招生时主要考虑的并非寻找真正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拔尖人才 , 而是尽可能把所有高分生收入囊中 。 从这一点来看 , 改革后的高考录取过程与自招时代依然没有实质差别 , 高校的人才选拔最后仍沦为抢人大战 。
此外 , 据刘青回忆 , 他所在的高中对“尖子生”报名强基近似于“一种强制的鼓励” 。 学校要求年级前5、6名都要报“清北”的强基 , 前100名都要报这个计划 。
王雪觅还记得 , 虽然理论上所有学生都可以报名强基 , 但清华、北大来高中宣讲时每次只针对年级前20名的学生 。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 , 国家想通过‘强基计划’培养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人才 , 但‘清北’想把它当作自主招生的替代品 , ”她说 。
“强基就是自招 , ”多位招生老师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 。 市场也反映了这一点 。 在“强基计划”出台后 , 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在短时间内就推出了“强基班” , 只不过把原有的“自招班”换了个名字 , 师资和培养内容都没有任何变化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今年是第一年施行“强基计划” , 在机制方面 , 难免受到过去自主招生的影响 , 学校还是会侧重于从自我角度考虑 , 聚焦于能否招到好的生源 。 在高校选拔人才的使命和有明确战略倾向的国家政策之间 , 存在一些张力 。 这是使得这个政策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的一个重要原因 。
从首届招生结果看 , 很多“自招时代”的突出特点在“强基时代”仍然存在 。 除了名校的“掐尖效应”以外 , 非名校招生“遇冷”现象更加突出 。
刘海峰指出 , “遇冷”的原因有两个 。 首先 , “高分弃考”现象明显 。 按教育部规定 , 强基生录取标准以综合成绩(满分100)为依据 , 其中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85% , 高校组织的考核测试(校考)成绩占15% 。 与自主招生相比 , 强基招录时高考分数占比很高 。 因此 , 报名强基的学生一般是预估裸分与所报学校“擦边”的学生 。 很多高分入围考生发现成绩可以上更好的学校 , 或选择强基所报校更热门的专业 , 自然选择弃考 。 这是属于“不考” 。 另一方面 , 很多考生担心基础学科就业前景不好 , 入校后无法转专业限制太多 , 在最初就选择“不报” 。 他表示 , 高分生弃考在自招时也很普遍 , 只不过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
“遇冷”还带来了一个奇特现象 , 很多高校的强基入围分数线比本科一批录取的分数线还高 , 形成倒挂 。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高校根据所在省的招生指标按照一定入围比例(一般是4~5倍)划定入围名单后 , 最后一名入围者的分数即为入围分数线 。 例如 , 某校在某省计划招收强基生20人 , 那么共有80人有资格获得校考资格 , 这80人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往下排 , 最低的分数就是某校在该省的强基入围分数线 。 但由于报考人数太少 , 再加上部分学生弃考 , 最后真正入围的学生可能只有少数几个 , 也因此把最低分数线拉得很高 。
例如 , 中山大学在广东省的理科强基入围线为671分 , 但其在广东正常的理科投档线为629分 , 足足比强基低了42分 。 四川大学在四川的“本一批”理科调档线是638分 , 但对应的理科强基入围线是 666分 , 还高了28分 。 兰州大学也是如此 , 在甘肃的强基理科入围线比投档线高了39分 。
“原本是作为降分录取的替代方案 , 结果强基入围线比统招的分数线还高 , 对很多学校而言 , 强基就成了鸡肋 , ”多位招生老师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 。
在阎凤桥看来 , “遇冷”根本的原因 , 在于整个社会缺乏鼓励与推崇基础学科研究的氛围 , 也不具备“学习就是出于爱好”的条件 , 更多人仍是偏向实用主义 , 在选专业时侧重于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
高考+竞赛=强基?
中国大学选拔人才的历史始终围绕着一件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
过去的自主招生曾被外界批评“操作空间太大”“存在暗箱操作” 。 在自招中 , 特长、论文、专利各种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和高校夏令营都可以成为高校破格录取的敲门砖 。 但“强基计划”的录取标准更加简化 , 也更加公平 。 高考分数占85% , 校考分数占15% , 且初审环节严格按高考分数排名后设定入围线 。 高考成绩成为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硬线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强基生王雪觅说 , 大部分强基生的高考成绩处在“卡线”的位置 , 一般比北大统招录取线低2~3分 , 如果是低了6~10分 , 已经算“优惠很多” 。
北京大学前述招生老师指出 , “强基计划”招收的学生主要有两类 , 一种是高考分数和北大“擦边” , “冲一冲还是够得上”的学生;另一种是竞赛生 。
事实上 , 首届强基招生很明显地倾向于有竞赛基础的学生 。 据前述招生老师介绍 , 以北京大学为例 , 在入围的学生中 , 高考分数拉不开差距 , 主要的区分度体现在校测中的笔试环节 。 北大理科强基生的笔试难度 , 大体相当于对应学科全国竞赛的初试题难度 , “按照5倍的入围比 , 这个环节筛掉了80%的学生 , 而面试只是走个过场 。 ”


推荐阅读